每个名字里都住有一座神殿
2018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钟倩
  上个月,我去电视台录制节目,还没进大门,就被一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叫住,他手拿核对名单,“你是来录节目的吧?”话音落下,我一脸蒙圈,他又把我的名字念错了。“倩”与“情”的确长得很像,再加上本人姓“钟”,连起来读,眼神儿稍不注意就会被认成“钟情”。
  从小到大,有多少次被叫错名字,我就有多少回满脸涨红的尴尬,就有多少次想改名字的冲动。可是,按照老人的说法,名字是不能乱改动的,咨询过公安局户籍科的工作人员,对方说改名字必须有理由,还要开什么证明,我只好放弃念头。事后查字典,“倩”是美丽的意思,对女孩子来说,这个名字本身有着美好的寓意。
  和很多孩子一样,刚学会握笔写字那会儿,父亲就教我用钢笔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名字写不好,会让人瞧不起”,“名字要写得大气,做人更要大气”云云,被我奉为家训,所以姓名这两个字,我是千锤百炼,一丝不苟,每次写的时候,心里都萦绕着几分敬畏。上学后,我的名字被任课老师念错、写错,就成为家常便饭。依稀记得上中学时,新换的政治课老师年过五旬,普通话说得走腔怪调,而且牙齿参差不齐,她讲课的时候经常闹出笑话。当她抑扬顿挫念出“钟情”,请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整个课堂瞬间沸腾了。本来课堂很枯燥,这下可找到燃点了。有同学为她纠正错字,她似乎反应慢,又把念错的名字重复一遍,当时我恨不能推门狂奔出去。其实,她也非常紧张,我注意到她脸上的笑容已经僵硬。
  错字的烦恼如影相随,伴随着我的成长。记得有位老编审说过,有铅字的地方,就有错字。的确如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呢?但是,一错成千古恨,一错酿成半生遗憾的事情,不胜枚举。如果觉得“一个错字,没什么大不了”,那其实是一种自我放纵,严谨而准确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标准。好多时候,朋友让帮忙修改文章,一看到错字连篇,顿时没了往下看的心情,对长年累月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错字接二连三不啻于一种精神折磨。
  记得本地论坛上有位网友,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送给我一本杂文集。翻到最后,书中有一页文字贴了一张修正纸,与字体一般大,我顿时非常感动。事后他在博文中为大家解释,书印出来后,他发现有个错字,但已经无法采取挽回措施,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买来修正纸,一本一本地贴,一个一个地改。这位网友已经年过六旬,退休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我能想象到灯光下他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贴修正纸的动人场景,那是多么枯燥的活儿啊,又是多么执着的追求。对错字零容忍,不仅是一种敬畏精神,也是自律的人生。
  从事文学创作后,避免写错字、力争不出错,敬畏再敬畏,成为我的追求。我相信,每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座神殿,每个词语里都有一个精灵,敬畏字纸,本身也是抵达我们自身的心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