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绽沭东
——莒县店子集街道创建文明城市侧记
2018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通讯员 姜雪 

  “爸爸,烟头不能乱扔,要熄灭了扔到垃圾桶。村里大喇叭上都说了,美丽的街道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爸爸出来买东西的小张同学一本正经地说道。
  自5月21日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店子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等不靠,瞄准目标,勇挑重担,争当先锋,在全街道大街小巷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热潮。
  最近,很多居民发现,街道变了模样,路边的苗木似乎变得更有层次感,路面干净了,市场大集大变样了。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对店子集街道的老百姓来说,感受最多的是暖心和欢心。“文明创建为老百姓办了一大些实在事,我们支持!”正在市场买菜的王家坪厉大姐说出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以“文明”为标杆,创建为民。结合第一季度摸底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店子集街道召开了城市管理暨街长制工作会议,按照“落实一套整治方案、画就一幅网格图谱、厘清一份责任清单、落实一定资金保障、明确一个整改时限”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坚持把文明和生态同筹同创、抓早抓紧、落细落实。实施末端落实网格化,将驻地范围内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一名班子成员担任网格长。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设立街长19名,负责每天上街巡查,维护交通秩序,管理店外经营,劝离流动摊贩等,营造了浓厚的创城范围,得到了大部分摊贩的积极配合,周围群众纷纷点“赞”。
  “自己的门口自己打扫,创城有我一份”、“多走一两步,垃圾不乱扔”在最近的日子里,更多的居民自愿加入到创建队伍和志愿行列,真正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一时间,文明创建在店子集迅速升级、升温,居民的自觉行动也让街道的每个角落有了“责任归属”。文明城市的创建,树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环境,提高的是素质,促进的是发展。店子集街道计划投资360余万元对文心东路、袁公河街、莒大路等路段栽植补植美国红枫、海棠、雪松、龙柏、法桐、月季等苗木20万株,着力改善街道驻地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宣传车、宣传横幅等方式,在街道内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引导居民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并对全街道400余户沿街经营业户发放《日照市城市管理条例》、《日照市物业管理条例》、《开展驻地集中整治致沿街各经营业户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与经营业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三包责任,共建美好家园。截至目前,已对街道驻地商户门窗乱贴乱画、户外广告牌匾、路灯杆、电线杆、墙面广告进行清理,已基本清除店外经营非法现象。
  “吹响创建文明城市的进军号”、“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凝心聚力,落实于行。”自创建工作开始以来,店子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压实创建任务,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路畅车通,人车和谐”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一个重要标志,街道对破损路面、道板及不平整的路沿石进行了修复和更换,全部重新绘制道路标线。同时会同村镇办,联合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等部门,加大对路面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力度,推动交通秩序整治深入有效开展,为有效改善停车秩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在宝珠山路和文心东路两条主干道上,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驻地整体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谁的一亩三分地,谁要真正负起责任来。”为确保创城效果,店子集街道坚持以查促改,促进文明创建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督查网络,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紧盯不放,对问题不整改、工作不得力的责任人及时通报。
比创建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让文明成为常态。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潜移默化,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农家书屋”、“身边好人”等文明创建主阵地的作用,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街道树立起“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良好思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根治于行,让每一个店子集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自觉礼让行人、扶老爱幼携手相助,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创城良好氛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