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谴责“娘炮”了,多带孩子去旅行冒险吧
2018年09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温涛         

  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一个引发热议的故事,事关旅行,主人公是位姑娘,来自以色列。
  说是去年2月,以色列21岁的女生Zohar Katz在秘鲁旅行时突感不适,前往当地医院就医。医生诊断,她是被某种罕见昆虫咬伤引起血液感染疾病,状况危急,需全身输血,每天需要十多个血袋,治疗要持续半月左右。而秘鲁当地血库告急。新闻传出四天后,以色列民间慈善机构捐助的一百袋符合条件的血袋及血液科医生,一起飞往秘鲁,Zohar获得救助并恢复健康。
  这个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赞叹以色列社会中大众的行动力、同情心的同时,也惊诧于这个年轻人旅行的勇气和以色列社会对此的包容,其背后折射出以色列社会对于学生旅行的态度。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总会面对一些抉择,要不要让孩子去参与一些有危险的活动,例如爬山、骑马、潜水、滑雪、爬树、野外求生等。在以色列,无论国家、社会还是家庭教育,几乎都是认定培养孩子冒险精神是重要的。人们相信,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勇气、独立性、自信心与开创性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学生的旅行被当作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种鼓励孩子冒险的教育,与日本的磨炼教育异曲同工。日本也是一个比较注重孩子吃苦教育的国家,小朋友常年四季都穿短裙短裤、雪中进行冷水浴的画面,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
  由此想到了最近媒体和舆论痛批的年轻人“娘炮”现象,“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些辣眼睛的“小鲜肉”的做派,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谴责和炮轰:年轻人的阳刚之气哪里去了?
  这是一个不小的社会话题,以我的观察,“娘炮”现象的种子,早就种下了。我觉得,大众媒体的影响只是一方面,其实还有多方面的因素:孩子小的时候,多是妈妈带,父亲的陪伴匮乏甚至缺失;上了学校,小学的女老师能占到90%以上;孩子缺乏运动和锻炼,现在电子产品多了,就更宅了;考虑到安全因素,对于远足、踏青、旅行这样的活动,家长、学校通常都慎之又慎……那些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的磨炼,就更谈不上了。
  所以,我们先别忙着谴责“娘炮”了。重要的是,从现在起,尽量给孩子们更多磨砺身心的机会吧!除了运动,路途可近可远的旅行和探险,无疑是很好的选择,既可以强健体魄,又能培养互助协作精神。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想一下,那些翻山涉水、皮肤黝黑的背包客,哪有一个娘娘腔呢?
  有人这样忠告海外旅行的年轻人:“走到比较难走和危险路段时,若碰到以色列年轻人,就跟紧一点,如果你碰到困难,他们一定会留下来帮助你!”
  希望有一天,这样忠告里的以色列年轻人,换成咱们中国的年轻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