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海星”的人
为教孤残患儿发音说话护理员一年重复上千遍
2018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康教中心婴幼区区长董媛媛在和孩子们互动。 受访者供图
     有一个地方,能让人看到人性的冷漠,也能让人看到人情的温暖,这个地方就是儿童福利院。每一个送到这里的孩子,都曾经备受身体的折磨和遗弃的伤害,可是在这里,他们却因为一个群体,人生发生了改变。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孤残患儿护理员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本报记者 陈玮

“宝贝你好,
我是你的妈妈”

  “哇……”11月23日上午11点半,当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医护中心主任、护理员徐琴刚刚哄睡了福利院里的孩子,准备去食堂赶最后的热饭,孩子却扯着嗓子啼哭,将她唤回了隔离的休息室。“不愿意自己在这里对不对?来,妈妈抱。”徐琴把3岁的乐乐从小床上抱起,乐乐立刻停止了哭泣。
  他靠在徐琴身上,两颗黑葡萄一样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看到有人盯着他看,一下子咧开嘴笑起来。他像普通的孩子一样,跟着大人背后摇摇晃晃地跑,蹲在忙碌的大人身边安静地掰着手指,看见陌生人走近,使劲往“妈妈”怀里钻,谁也看不出,这个可爱的孩子携带着梅毒,出生几天就被遗弃。
  但对于这里的大部分孩子来说,他无疑是幸运的,经过手术和护理员们的照顾,孩子的病情逐渐恢复,身体其他各项机能也将会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他被收养的可能性会很大。在这里,99%的孩子都是残疾儿童,被家庭收养是他们最好的未来。
  而孤残儿童护理员们,也许就是改变他们未来的人。每个护理员第一次接触孩子,第一句话就是:“宝贝你好,我是你的妈妈。”跟孩子们的拥抱和交流,是护理员们每天首先要做的事情。她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恢复普通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从而让他们获得拥有更好生活的砝码。
快要放弃时
孩子突然喊了声妈

  济南市儿童福利院护理员龚元杰介绍,通过护理员们的照料和康复训练,轻度脑瘫等疾病的孩子,可以慢慢恢复行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护理这些孩子,是个极其精细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护理方法,甚至连抱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肌张力不高,抱的时候要稳定骨盆和肩膀,不能面对面地抱。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儿童,也要根据儿童的自身情况用不同的抱法,否则会伤害到他们。对于每个孩子的情况,护理员都要了如指掌。
  对于护理员们来说,最困难的并不单单是这些技能的掌握。“护理员们一遍遍重复训练孩子们的技能,可是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没有任何回应,甚至吞咽这样简单的动作,两三个护理员一起教,有的孩子甚至两三年都学不会。”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康教中心婴幼区区长董媛媛说,她被挫败感击倒过很多次。
  淄博市福利院康复部主任车金铭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而得以康复,在很多挫败的过程中,自己也想过放弃。“但是也许再坚持一点,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她还记得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因为脑瘫而不会说话,车金铭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教,几百遍、上千遍,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就在车金铭想要放弃的时候,孩子突然在她喂饭的时候,对着她说:“妈妈!”车金铭说,那是她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即使他们曾被抛弃

  济南市儿童福利院负责教学的护理员宋丹丹觉得,这份工作能让她感受到最平凡的感动。她记得有个10岁的脑瘫孩子,每次教他怎么也学不会,即便跟他交流,也很难得到他的回应。可是渐渐地,看到自己要出门,他会主动过来披上衣服,上课间隙,还会帮她满上水。这些,都让宋丹丹感到非常温暖。
  在刚工作时,她也犯过嘀咕,注定无法长大的孩子,救他们有意义吗?可是,现在她再面临这样的问题,会肯定地说“有”。“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即便他们曾经被抛弃。”
  车金铭还记得院长给她讲过一个故事,海水退潮后,大量的海星留在沙滩上,一个小女孩就把它们一个一个扔回海里,有人劝她说,别扔了,这么多的海星,你扔得完吗?那个女孩仍然坚持着,她说,至少我手里这颗,会因为我而活下来。
  也许,这些护理员,就是想要做那个扔海星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