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枣 儿

   □季兰萍
  门楣爬满郁郁青藤,檐角古老的风铃摇曳着四季的明媚。枣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沿石阶弯弯曲曲向上,在一座小茅屋前驻足。
  “吱呀”轻轻推开那扇锈迹斑斑的大门,苍老的木门发出虚弱的喘息。黄昏中的落寞小院;小院里的高大枣树;枣树下的木质躺椅;躺椅上的安详老人……泛黄的记忆汹涌而来。心静了,梦来了,她,回家了……
  “婆婆,给我讲故事嘛,好不好,我一个人睡不着。”瘦小的枣儿抱着被子,可怜兮兮地望着在厨房忙碌的婆婆,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嘴巴嘟得老高。
  婆婆见到她这副模样,心疼极了。于是利落地拉起围裙,一边帮枣儿擦脸,一边哄道:“好好好,宝贝不哭,我们讲故事……”枣儿不知道婆婆从哪里听来那么多故事,只知道婆婆的故事伴她度过了无数夜晚——那棵散发清香的枣树,想必是最好的见证。
  “哇,好漂亮呀!”枣儿在外面玩,刚一进门就和满树的枣花撞了个满怀。要知道,她盼它开花可是盼了整个春天啊。初夏,树上结了许多小花苞,却不见黄色的“小脑袋”探出头来。婆婆说不急,再等等。果然到了仲夏,小“脑袋”终于全部钻了出来,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挤在一起,互相嬉戏着、吵闹着,似乎要比比谁更大更美。翠绿的树叶中夹杂着黄色的如火如荼的花朵,好似一幅静物水墨画。
  枣儿不觉看呆了,直到婆婆笑着走过来,温柔地抱起她说:“只要有耐心,能坚持,就一定能看到开花。”她说着摘下一朵枣花轻轻别在枣儿的头上。枣儿也同样摘下一朵别在婆婆的头上,婆婆那张苍老的脸立刻生动起来。夏风中,她们把别着枣花的头靠在一起,爽朗的笑声裹着芬芳的枣花香味一起飘了很远很远……
  枣儿正在院子里数蚂蚁,“啪嗒”一个东西掉下来,落在了枣儿的面前。她一看,惊呆了,只见一颗又红又圆的大枣正笑意盈盈地望着她。她抬起头,却见满树的枣挂满枝头,犹如一颗颗星星挂在天空。
  “婆婆,摘枣喽!”枣儿叫起来。院子里立刻热闹起来,邻居们都来了。梯子、竹篓和一张张笑脸定格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
  枣儿最期待的还在后面呢。婆婆已经系好围裙并端了一大篓枣进厨房了,枣儿知道婆婆有神奇的魔法,往往是一阵乒乒乓乓的伴奏过后,就会有阵阵香味钻出来勾引枣儿的胃。
  果然,等了一下午,那阵阵香味终于钻了出来。枣儿欢呼着跑进厨房:“婆婆,我要吃枣糕!”但婆婆不会先让枣儿吃,她通常会先把那黄澄澄香喷喷的枣糕给邻居们送去,剩下的全部留给枣儿。温馨的院子里,她们吃着香喷喷的枣糕,枣儿一口婆婆一口,感觉每个秋天都别样的幸福。
  枣儿不忍回忆冬天,因为婆婆是在一个寂寞的冬天走的。婆婆坚强地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对此枣儿一直深怀愧疚。但无数次梦里枣儿却“看”到了黄昏中的落魄小院,光秃秃的枣树下,婆婆裹着厚厚的被子躺在破旧的躺椅上,安详地离开了。临走时婆婆还对枣儿笑了,那笑容温暖如初。每每梦及婆婆,枣儿都忍不住泪湿枕巾。
  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小院里,枣儿忍不住想起邻居们提及的那个枣花初开的春末,婆婆在路边发现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微风吹过,一朵枣花飘忽而下,落在襁褓边。婆婆说:就叫你枣儿吧。
  婆婆和枣儿并无血缘关系,枣儿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婆婆的老伴过世得早,又无儿无女,便收留了被遗弃的枣儿。后来婆婆年纪大了,枣儿只能被迫与婆婆分离,到孤儿院居住。
  枣树早在婆婆去世那年便枯死了,院子里的一切都如睡着了般,沉寂、静默——对,就是睡着了,枣儿相信总有一天会醒来的。
  枣儿微微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婆婆,我回来了,枣儿回来了。沉睡的记忆似乎应声醒来了:记得那时年纪少,枣树青翠;枣花婀娜;枣糕香甜;但这一切都比不过婆婆尚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