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相依为命祖孙俩,期盼您帮一把

  ◤祖孙俩相依为命,生活贫困,期盼好心人帮助。(志愿者供图)
     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林媛媛) 近日,本报陆续收到了来自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李老师和平邑县检察院纪检组长杨红的求助信,想为贫困学生求助,期盼好心人能帮一帮。
  杨红告诉记者,她是“平邑检察+”阳光青年俱乐部志愿者团队的一名志愿者,县检察院推出了“平邑检察+”联系服务学校的工作模式,由青年干警分头联系学校,到学校里去给孩子们开展宣传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在这个活动中,她和同事们认识了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一一把他们都记了下来。“平时我们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送点学习用品,买些过冬棉衣,但是解决不了大问题,还是希望通过齐鲁晚报为他们寻找更多的帮助。”杨红说。
  “我们走访的贫困家庭中有一户条件很特殊,只有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和一个上幼儿园的男孩,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杨红介绍,在政府的帮助之下,目前孩子和老人的生活虽然困难,但是基本可以保证,她更担心的是老人年纪越来越大,今后孩子该怎么办。“希望好心人能关注他,帮助这个孩子。”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的李老师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学校有几个孩子家庭贫困,希望能加入“百元助学”活动得到帮助。“孩子们虽然生活困难,可都是勤学努力的好学生。如果有好心人帮助,相信他们一定能成长成才。”李老师说。
  “作为老师,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让我很心痛,但同时孩子们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让我很感动。”李老师表示,她看到齐鲁晚报“百元助学”的报道后,联合学校的其他老师,把各个班上的贫困学生统计了一下,希望能有好心人帮助他们。
  如果您愿意参与活动为这些孩子奉献爱心,您可以在我们刊发的贫困儿童名单中选择一个孩子进行资助。我们希望您承诺每个月准时为孩子捐助100元,至少为其提供一年的资助。100元,也许还不够与亲友小聚一次的花销,却可以精准地为一个在贫困中努力向上的孩子提供一个月的温饱。
  此外,我们长期面向全省征集需要帮助的孩子。不管您是学校的老师,还是社区或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普通邻居,我们都欢迎您将身边贫困儿童的情况告诉我们。您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一份关于孩子地址、性别、年龄、家庭条件的情况说明(100字以上),孩子的单人照片以及家庭照片两张。届时,我们将对孩子的信息进行核实,核实后将孩子的信息发布,为其寻求爱心资助,相关进展也将及时对外发布。
  不管您是想求助还是想帮助,都可以拨打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百元助学”项目热线电话0531-85193851,求助信息也可以直接发送到邮箱269129883@qq.com,或关注张刚大篷车官方微信(搜索公众号“大篷车”或微信号qiludapengche即可关注)及项目QQ群(群号451972587)联系我们。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家庭住址 情况简介
300 刘小乐 女 11 新泰泉沟 父母均为聋哑人,父亲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
301 赵开拓 男 12 新泰泉沟 父亲意外死亡,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
302 赵兴隆 男 12 新泰泉沟 父母务农,爷爷奶奶年迈多病,生活困难。
303 靳书馨 女 11 新泰泉沟 父亡母改嫁,祖母体弱多病,生活贫困。
304 尹鹏程 男 12 新泰泉沟 父残母改嫁,爷爷奶奶年迈,生活苦难。
305 翟昊天 男 12 新泰泉沟 妈妈和奶奶均患重病,父亲下岗,生活困难。
306 徐瑞涵 女 12 新泰泉沟 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支撑两个孩子上学。
307 李文哲 女 12 新泰泉沟 父亲去世,母亲打工为生,生活困难。
308 赵明辉 男 8 平邑流峪 父亲病故,母亲残疾,生活困难。
309 赵志诚 男 8 平邑流峪 父亲打工,母亲务农,弟弟年幼,生活困难。
310 张 萌 女 8 平邑流峪 父亲患病,母亲离家出走,生活困难。
311 翟 芝 女 12 平邑流峪 父亲患病,母亲离家出走,奶奶单目失明。
312 付崇阳 男 6 平邑流峪 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困难。
313 郭德水 男 13 平邑流峪 父亲残疾,生活困难。
314 杨 涛 男 9 平邑流峪 父母离异,随父生活,祖母体弱多病。
315 王 彤 女 14 平邑流峪 孤儿,随外祖父母生活,家境困难。
316 魏景祺 男 7 平邑仲村 母亲病逝,哥哥残疾,家庭贫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