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付玉成 通

     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付玉成 通讯员 田新阳) 12日下午,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市规划监察支队等多个相关部门,出动200余名执法人员、10余辆机械车辆,对中海城棕榈湾小区46户业主侵占公共空、公共绿地、扩建面积的违法建筑进行依法强制拆除。
  据了解,中海城住宅小区违法建设主要包括侵占公共空间、违法扩建面积、搭建楼台阳台、改变外观造型等。自2014年前已发生,2015年以来出现蔓延势头。此次行动重点针对小区内侵占公共空间、公共绿地的住户进行清理。
  下午1点30分,各部门执法人员集合完毕,相关负责人强调纪律,对本次拆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记者在现场看到,中海城小区内写出了“拆”的标志,首先进行拆除的是小区内在公共空间内私自搭建的车棚,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车棚随之倒地。随后执法人员又在一户业主的庭院旁,对这名业主将原本的小区公共绿地私自改建成的菜园进行拆除。最后,执法人员对小区内各类侵占公共用地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清理。
  从全市部署拆违拆临工作以来,开发区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联合市规划监察支队等相关部门,集中全区精干力量,拆除了一批影响恶劣的违建,形成了高压态势。随着执法权限下放,执法体制逐步理顺,开发区将不等不靠,继续强化执法,再掀拆违拆临的热潮。
  下一步,开发区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细化方案,对开发区剩余违法建设进行再排查,认真分析研判,一案一策分类治理。对中海城侵占公共用地的私搭乱建行为,依法予以强制拆除;对在原有建筑物上扩建、加盖违建及封露台、阳台等建设,视情况分别予以限期整改、委托第三方评估后没收违法所得或强制拆除,确保按时完成全部违法建设治理任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