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忆父亲万里与老布什总统的球场大战

     □万伯翱

  美国的老布什总统于2018年11月30日晚在美国休斯敦家中安然去世,享年94岁。白宫12月5日举行国葬,美国为这位老总统降半旗致哀30天,全球一片哀悼之声。
  说起来,我们家和老布什总统之间颇有渊源。早在老布什1974-1975年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时,虽然美国联络处有汽车,但他和芭芭拉夫妻俩还是喜欢骑着中国造自行车在东西长安街上转,东单、西单及北京的大小胡同都有两口子骑来转去的身影。当时,1973年刚“解放”的我父亲万里受命兴建东郊使馆区和北京国际俱乐部。当时要修建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网球馆(后来父亲应请求还题写了馆名),如果没有周总理以及外交部长姬鹏飞的有力支持,父亲领导修建此馆很难顺利成功。由于北京当时没什么更多的娱乐场所,父亲和老布什也就在这最好的、最标准的球馆相逢。两块相通的球场,难免会相遇并相互致意,老布什还多次向我父亲的陪打老季教练要求赠他一块合格弹性的地铺网球专垫呢。
  到了1985年10月,老布什作为美国副总统应邀正式访华。父亲当时作为常务副总理、代总理参加了国家欢迎仪式。当时是以“总统规格”接待老布什,并陪他在人民大会堂检阅了我三军仪仗队。其中,就在他们都十分熟悉的国际俱乐部(可惜这座有历史价值的球馆前年被拆除了)进行了一场“中美网球大战”。当时,里三层外三层地布警站岗,以确保这位“总统级外宾”的安全。我当时担任武警外事团(九支队)副支队长,因而得以入场观战万里、老布什“中美鏖战”。
  父亲当时69岁,穿一身青岛出品的白色运动衣;老布什那年61岁,上身穿深蓝色球衣。虽然北京已进入秋季,选手们都还是短袖短裤。老布什的搭档是大使馆里一位打过职业比赛的40多岁的左撇子选手,他俩身高都在1.85米左右(我父亲才1.75米),网球也是美国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虽然私底下有友谊第一、“打成一比一就好”之约,怎奈美国人仗着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又技巧娴熟,基本功扎实,父亲和陪打小于明显感到对方底线和封网都太凶猛,激战中显得只有招架之功,很难有还手之力。比赛嘛,场上是对手。美国这对搭档就打我父亲这个弱点,尽量不给强手小于球,因而屡屡得分。
  美国人先轻松以6:2拿下头筹,第二盘火力依然不减。中方则调兵遣将,打电话搬来过去的全国冠军谢昭前来救场。老布什此时突然醒悟过来,连连示意“左撇子”减少杀伤力硬球,放马虚晃,结果6:6打成平局,也都不“抢7”了,礼让和平地结束了这盘中美网球大战。四将停拍,握手言欢,媒体纷纷抢拍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镜头。
  1998年,父亲万里和老布什都退出了政坛(老布什不当总统后还访问过中国20次,有一年竟四次再访他住过的北京城)。老布什一次访问中国时提出欲再战万里和搭档小于。因为没有了以前的“左撇子”搭档,新手火力大减,老布什这次以2:1停拍,大概也是更重“友情第一”了。我四弟的女儿万宝宝到场观战,在新建不久的中国网球中心休息室,请“布什叔叔”在她从美国买来的一双有老布什总统和夫人芭芭拉漫画塑料制像的鞋上签名,他欣然签了大名,宝宝珍藏至今。
  2002年前后,老总统亲笔签名的电传件,通过华人高歌女士转交,请我去美国参加一个中美钓鱼比赛(我曾担任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常任副主席,也是中国钓协副主席)。这份电文原件,或许如今仍保存在总统档案里吧。
  2000年,老布什总统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邀请,参加为支持中国唇腭裂儿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型慈善晚宴。我也有幸应邀参加。我的好友、美术家韩美林向老布什总统赠送了一件精美的奔马工艺品。见到老布什总统,我拿出一张他和父亲当年手执球拍、面带微笑的合影,旁边有父亲的签名和日期。老总统一见照片如见故人,满脸笑容。我忙递上钢笔,谁知出水不好,两试都难以签上。老总统朝我一笑,马上从他的西服口袋里掏出一支天蓝色签字笔,熟练地签上了英文:“向万里致最良好祝愿,乔治·布什。2000年3月2日。”
  (本文作者为原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