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壹点直播审“老赖”助力破解执行难

  ◥本报记者通过齐鲁壹点直播公审“老赖”现场。
     为维护司法权威破解执行难题,全市法院在坚持传统执行方式和失信惩戒的基础上,加大“治赖”力度,亮剑“拒执”犯罪,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全面宣战。
  本报记者 胡泉

  2018年5月15日上午8时,沂源县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进行公开审理。本报记者通过齐鲁壹点直播平台对这场公审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
  据统计,本次公审大会直播时通过网络在线观看的人数达到了9700余人。齐鲁壹点直播间里壹粉“留在暮冬”在评论区评论道:“如果被告人自己知道有资产可以履行判决,就应该尽快的去负自己的责任。这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尊重。”壹粉大男孩也表示:“老赖作为已经做过有悖于法律的人,本就应该尽量去争取对方的原谅,履行自己应负的责任。”壹粉看天下评论道:“希望能让更多的老赖无处可逃,要让他们知道法律是正义的,对所有人都公平的。”
  目前,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纳入全市征信系统。另外,规范“执转破”材料清单、流转程序、审查时限等。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判决拒执犯罪公诉案件17件、自诉案件52件。
  今年法院还陆续出台财产保全、执转破、终本案件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组织全市法院对5581件未执结案件财产情况进行摸排,落实领导包案、台账销号等管理措施。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对全市法院执行质效指标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分析、预测、调度。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为95.05%,终本案件合格率100%,信访办结率100%。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