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科技“落地生根”助力学生个性成长

     本报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通讯员 梁燕红

  日前,2018年威海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出炉,共有14所学校入选,新都小学榜上有名。
  带着你的想象力,带上你的好奇心,带着你的永远尝试的态度,带着你的不服输的承诺……在威海经区新都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已经融入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中,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每个学生都得到了特色个性成长。
  学校以坚持“福爱教育”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好习惯、雅情趣、善思考、勇创造、富爱心”五大素养为目标,以打造创客空间、开设创客课程、组织科技实践活动、丰富社团活动、开办科技大讲堂等为举措,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提升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和主动体验,促进学生快乐发展、创新发展和差异发展。
  科技讲堂 播撒梦想种子
  中小学科技教育最大的困难是师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对科技创新有畏难思想。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新都小学开设了科技大讲堂活动,新都小学先后聘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曹晨教授、邢建平教授,全国科技名校长杨超;山东省优秀科技教师杨红梅等专家走进校园对师生进行培训,让专家学者和学生“面对面”。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上讲坛,鼓励人人做研究,人人成专家。为此,新都小学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外出学习,内化升华,每月开展教师创新大讲坛活动,展示每位教师研究的不同点,引领大家走科技创新路。
科技实践 启动梦想远航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新都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趣味种植,激起探究梦。学校把趣味种植做为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班级种花植绿。每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探究。每学期评出优秀观察记录和优秀小论文等。葫芦艺术,做实探究梦。2014年,学校又成立了福禄雅苑社团,集种葫芦、护葫芦、加工葫芦、烩烫葫芦、彩绘葫芦一条龙实践。2015年通过威海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向威海人民展示了新都小学的葫芦文化,2018年新都小学被评为威海市的传统文化艺术学校,同年新都小学的葫芦文化传承的经验又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科学调查,拓宽探究梦。2015年,新都小学率先参加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每年六月,组织启动仪式,发放调查表;九月,总结表扬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学生从中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意识。迄今为止,有15件作品获全国大奖;2017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
科技课程 引领梦想方
  学校利用每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开设了福禄雅苑、机器人、三D打印等十个多门科技类课程;此外,借力创客空间,学生自主创建了“福爱智能家园”,理论上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难题。此外,新都小学还开发了《玩转机器人》《创新发明小技巧》等五本校本课程。系统的科技校本教材和课程设置的时间保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创新方法,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更有力地飞向科技梦。
  每年四月,学校都会举办科技节,老师们为孩子准备了为时一个周的丰盛科技大餐:看科技微电影、讲科学故事、现场科技大比拼、我创作我发明、奇妙的机器人、3D打印、航模飞行等活动,展示了一年来学生科技创新的收获。
  沙磨蚌蛎终成珠: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等13项省市级荣誉。教师获得的各级科技奖项累计35人次;学生获得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奖项270多人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