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市中打造高品质一流中心城区

  市中区致力打造高品质一流中心城区。 市中区供图
  市中区人民政府代区长谢堃
     1月20日,济南市市中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中区人民政府代区长谢堃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市中区将全力攻坚动能转换、城乡建设、双招双引、城市治理、环境打造、民生改善6项重点工作。会上,还向市中区居民发放了12大类、100项民生实事“大红包”。

  本报记者 于悦         

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建二环南路科创产业带

  一直以来,金融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都是市中区的发展优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中区提出将精雕细琢升级经四路“金街”,加快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基金、信托、金融保理等金融新模式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金融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将加快重汽小镇、白马创智谷等载体规划建设,吸引集聚上下游企业,打造高端智能装备品牌。
  除了两大优势产业,市中区还将培育三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移动、联通、铁塔等省市总部集聚优势,超前布局5G通信技术先行先试,做大做强相关产业链;加快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建成山东数字产业大厦、山东出版智能产业大厦等载体,力争引进150家企业入驻、1家企业香港IPO上市。
  “2019年,我们将坚持走科创引领、产城融合、精明增长的路子,举全区之力建设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重点将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泰山大学科技园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将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济南)基地等打造成为全国顶尖的创新创业平台,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区域发展能级。”谢堃表示。
  创新设计产业方面,市中区将加快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二期、三期建设,联合山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建立济南工业设计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教育装备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建设健康医养设施及产品营销集聚区;积极引进体育装备研发设计领先团队和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发挥哈博特机器人研发中心、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优势,培育发展芯片设计产业,打造创新设计引领区。
  2019年,市中区将高标高效推进八大项147个区级重点项目,尤其要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12个总投资3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3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为了实现发展的高端高质,市中区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以大招商、大引才培育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今年力争全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引进创新创业高端人才20名,最大限度激发市中发展活力。
棚改是最大民生工程
让拆迁居民早日回家

  发展离不开规划引领,市中区今年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圈一带五区”,“一圈”即英雄山以北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聚集圈,“一带”即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五区”即数字经济引领区、智能制造示范区、现代金融服务区、文化创意活力区、军民融合先行区,推动全域在一张规划蓝图上融合发展。
  作为中心城区,市中区还有许多城中村和零散棚户区需要改造。谢堃指出,2019年市中区将坚持把棚改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精心谋划七贤片区“五村联动”项目,将兴隆、十六里河、党家、白马山四大片区作为征收拆迁建设主战场,加快推进后魏华庄、马家庄等6个旧村改造项目和岔路街平房区、公立街平房区等零散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大闲置地块清理整顿和二次开发力度,推进机床一厂等17个地块、2000余亩土地出让,为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寻找新空间、打造新载体。
  “我们还将把回迁安置作为棚改旧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开工建设一批安置房,高标规划建设山凹片区集中安置基地,为基地注入市中区最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安促拆。同时,尽快启动四里村、南北康、大庙屯、文庄、九曲、兴隆等片区安置房回迁工作,最大限度缩减拆迁过渡期限,让‘漂’在外面的拆迁居民早日回家。”谢堃说。
  结合片区开发、棚改旧改,今年市中区还要新建一批高端商务楼宇,切实抓好鲁能美丽汇、南北康片区综合体等新建商务楼宇招商;对老旧楼宇实施“腾笼换业”,优化楼宇业态,提高贡献率。高水平举办好中国(济南)国际数字经济高峰论坛、首届“泉城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让市中更有知名度、更有美誉度、更有影响力。
建20处以上口袋公园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50部

  近年来,市中区在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始终位居前列。谢堃表示,2019年,市中区将继续强力推进拆违拆临。坚持“有违必治”“有违必拆”,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联合惩戒,强力推进金鸡岭违建拆除工作,及时跟进生态恢复,还群众秀美青山。
  同时实施“绿荫工程”,抓好经十路、英雄山路等道路的大树补植和苗木栽植工作,对玉函路、舜耕路、经七路等20条道路进行绿化改造提升,加快民生大街、纬四路等重点道路提升改造,实施马鞍山路特色街区综合更新二期工程,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0万平方米,对回民小区、郎茂山小区等25630户、149.3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完成既有多层居住建筑加装电梯50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为了营造绿色秀美的生态环境,市中区将全面落实“气十条”,狠抓扬尘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大气质量,让市中的天更蓝。全面落实“水十条”,实施兴济河景观提升、大涧沟上游黑臭水体整治等工程,启动陡沟河、玉符河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让市中的水更清。加快推进破损山体治理,新建、续建6处山体公园,对18座山体进行绿化提升,对3900亩荒山进行绿化治理,让市中的山更绿。全面落实“土十条”,强化土壤面源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坚决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让土地更干净。继续强力推进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建设20处以上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绿化裸露土地7万平方米,对城区主干道楼体、景观节点进行灯光品质提升,让市中的景更美。
再做100件民生实事
新开工学校幼儿园18所

  2017年,市中区实施了“1260”民生工程,干了60件民生实事;去年又实施了“12100”民生工程,又干了100件民生实事。“今年,我们将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聚焦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继续实施‘12100’民生工程,再干100件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实事。”谢堃说。
  为“暖民心”,市中区将开展六大温暖市中行动。温暖安居行动将加快安置房建设,努力让“漂”在外面的拆迁居民早日回家。温暖教育是建成学校幼儿园4所,新开工建设学校、幼儿园18所,实施40所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温暖养老要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处、农村幸福院3处,努力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温暖就业要安置就业再就业2万人,努力让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温暖扶贫行动持续抓好贫困人口后续帮扶、创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努力让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温暖救助要完善落实长期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长效帮扶相衔接的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努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为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市中区将实施石匣等12个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工程和宅科等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建设,发展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乡村文化体验等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的“市中样板”。
  其他社会民生事业中,市中区将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快体育健身设施升级,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完善分级诊疗平台功能,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等,努力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让市中的发展更有“温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