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网

殷健灵:在他人的童年里认识自己,重新出发

  《访问童年》 殷健灵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童年影响人的一生。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在深入调研、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完成的非虚构作品《访问童年》,“原生态”再现了受访者对童年重要事件的回忆,阐释童年经历对一个人一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近日,殷健灵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借由这本书“访问”其他人的童年,重新认识自己,不失为直面童年缺憾、重新出发的一种方式。
  本报记者 曲鹏
成为有光的人
  齐鲁晚报:我们总是在讲,童年是快乐的。然而《访问童年》中记录的童年,很少会找到快乐,更多的是有缺憾和伤痛的记忆。书中的受访者从1922年生的老人到2005生年的小孩,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人物众多,样本丰富,却未曾见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否真的存在?
  殷健灵:不存在没有缺憾的童年,只是不同人在长大之后他们童年的缺憾在心里的分量不太一样,有的人在成人之后甚至淡化了童年的记忆,对童年一片空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成年后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障碍,都可以在童年期找到成因和答案。作为一个儿童文学写作者,我始终关注人的童年。我以为童年是人性最深层的底色,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访问童年》便是试图通过“重返童年”,让读到的人经历自我探索的旅程,重新出发。出于这一主题,我从众多受访者中选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这26位受访者。《访问童年》提供的,是让人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一种渠道,从那里读到自己,解开一些心结,或能激起重新出发的勇气,又或者从里面获得一些提醒,为下一代规避一些东西。

  齐鲁晚报:您既是一位写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在您进行《访问童年》这本书的采访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里,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殷健灵: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只是一个对人的心灵好奇、充满了探究欲的写作者。不同时代的受访者童年有着他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果童年曾经因时代等原因而压抑、困顿、窘迫、束缚,那么你会从书中发现,年代离今天越近,越是和以下几个关键词有关:独立、自由、自我、幸福、宽容、释放、平等、开阔等等。这是一种理想的觉醒的状态。而人性是共通的,不因时代和地域不同而变更。
  齐鲁晚报:“童年阴影相伴一生”,“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复自己的童年”,包括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都在讲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访问童年》并非单纯地记录童年,更多的是让读者看到自我,如同李敬泽老师在序言中所说“要成为完整的人,要有光”。“访问童年”之后,您认为童年经历对日后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殷健灵:无论是怎样的童年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中抹不去的色彩,我认为如何面对童年缺憾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一生的成长里,都在慢慢“悟”,慢慢“开化”。李敬泽先生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被童年所塑造,人也注定向着童年争辩、反抗和逃逸,人渴望与他的童年和解,所以人需要访问童年,在记忆、修复和创造中与自己、与世界和解。”借由这本书“访问”其他人的童年,重新认识自己,不失为直面童年缺憾,重新出发的一种方式。
阅读使人成长
  齐鲁晚报:有的家庭中,不幸福的童年往往会轮回,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除了给予爱,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做父母?特别是如何教孩子看待成长的问题与烦恼?
  殷健灵:为人父母者,本身童年有各种遗憾,倘若一味怀着弥补心,让孩子在成长中去补偿自己的童年缺憾,并不明智,很可能走入另一种极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永远是“施”的主动一方,倘若其中发生了问题,就要自问,为父母者哪里做得不够好了,使得孩子对你关闭心门。我总相信,敞开的心灵存在于对等的人之间。当然,因为生活在不同时代,有着各自的局限,带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对方,在看到叛逆的同时,也更多欣赏他们的独立、自由。不必一味以自己的趣味去要求下一代。生而为人,实属不易。我们的孩子也不可能一路坦途,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谋略和勇气,而不是为他们去铺平道路。
  对于如何教孩子,我的建议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境,阅读能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你的心灵,实现与世界的和解。作为儿童文学作家,我个人的“致成长”系列便是聚焦儿童心灵成长的作品。

  齐鲁晚报: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多年,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心灵成长。您如何看待文学对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影响?
  殷健灵: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慢慢独立,正是对人生充满好奇的年纪,如果他从小亲近垃圾,他就有可能变成垃圾的一部分,亲近玫瑰,他就会成为玫瑰的一部分。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认为十分有必要。优秀的“儿童文学”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学可以表达的主题,而且是儿童能够接受的表现形式和表述方式,即便是揭露现实中存在的邪恶,也要融会贯通,让读者不受创伤。
  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曾经说:“从根本上来说,我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据我们的经验,孩子原则上丝毫也不关心的主题,或是孩子完全不理解的主题,是不存在的。问题是你如何用心、用头脑来叙述那个主题。”我尤其赞同他的后半段话。真正的儿童文学佳作放到成人文学中也应是一流的作品,但同时又要能让儿童读出真味来。这本《访问童年》是我的一次尝试,希望她不仅能让成年人重新认识自己,也希望让孩子们从中读到自己,更珍重地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然后,努力在未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