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学活动结束爱心仍在延续
一些热心读者致电本报希望资助寒门学子
  • 2010年08月26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济南8月25日讯(记者 徐洁 实习生 周美霞)2010年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助学金已经发放,但爱心的传递远没结束。“肯定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学费吧?”近日,无棣的杨桂兰女士联系本报,愿意资助1个尚在为学费发愁的孩子。经本报推荐,25日,杨桂兰将资助无棣学生王希广。而在去年的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中,杨女士资助了范士福等4位学生。

    王希广是无棣县柳堡乡人,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613分的成绩考入山东科技大学。“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我降生时,父亲喜忧参半,那时,他已50多岁了,喜的是老来得子,忧的是,母亲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还是聋哑人,单靠自己的操劳,能否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呢?”

    随着申请信一起寄来的还有几幅照片,拍摄了王希广家中土垒的矮屋、年老的父亲、母亲和堆满干柴的家,这些照片是当地的一个爱心组织———星火义工的义工们为他拍摄的。义工张新莉是当地水利局的公务员,她说:“作为义工,我们接触的弱势群体很多,希广家是最艰难的之一,但父子俩的乐观和坚韧让我们震撼、感动,他们的困苦生活让我们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是多么奢侈和值得珍惜!”

    本报介绍了这些情况后,杨桂兰女士二话不说,决定帮助王希广解决第一年学费。杨桂兰女士在无棣县经营一家肉店,平时生意不错,她说:“看着这么优秀的孩子上不了学,我心里着急啊,孩子们不容易,我能帮就帮帮他们。”

    25日,读者刘先生来到本报,要求活动组委会推荐学子,他会给予资助。今年,他一直在关注本报关于利群学子的报道,8月24日的报告会上,他带孩子到了现场,他们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让他和孩子动容。“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富足,吃得再好、穿得再好能真正获得快乐吗?”刘先生说。

    在此次利群阳光助学活动中,本报共收到申请材料300余封,但由于名额有限,组委会只能从中选择相对更加贫困的100名学子参与本次活动,然而,仍然有许多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在为筹集学费犯愁。这些优秀坚强的学子们,期待着您伸出援手,助他们一臂之力,本报联系电话:96706506,8519306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录取昨日全部结束
字画赠学子
助学活动结束爱心仍在延续
p6
p7
p8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   邮编:250014   E-mail:webmaster@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15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