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9日山东“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现场,记者采访了刘魁立和刘铁梁两位教授。他们表示,“守望”二字凸显了强烈的文化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文化情怀。山东“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谈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保护民间文化就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魂魄。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展开,已经形成由政府建立的包括县、市、省、国家在内的多级遗产名录体系,体现了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对于“非遗”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保护民间文化不能仅仅靠专家学者、靠少数人,最重要的是唤起全民对民间文化的认识,达到“文化自觉”。山东省“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的意义正在于此。
刘铁梁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他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发展的目标将我们绑在现代化的战车上,一路向前,很少驻足,很少回望。现代化同时还像一块巨大的橡皮擦,不断地擦掉我们民族的记忆。随着国家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的现代化不能够以中断历史、丢掉文化传统为代价。通过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一批为民间文化保护默默奉献的人走进我们的视野。“守望”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更是一种文化情怀。本报记者霍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