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林媛媛 李钢 韩杰杰 本报通讯员 刘洪波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这里有座“姜家大院”本地建筑融合“外来风”
走一路问一路,直到当天中午,昌邑卜庄镇姜泊村才终于和记者“见面”。这个拥有49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的村落被层层农田包围,悠然静谧。
姜泊村民居委会就设在一座民国时期的二层碉楼式四合院中。推开沉重古旧的门,记者看到村民口中“古楼”的真面目。整体完整,两层36间,据称这是现存古民居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一座。走进堂屋,人们便感觉一股凉意袭来。房子的墙壁厚达50厘米,“冬暖夏凉还安全”。
这座故居所用的洋灰、洋瓦、玻璃等材料,在当时当地是没有的。当地房子全是两面坡的屋顶,但是这处故居屋顶很平,上面还有垛口,门窗有铁皮包裹,防御功能比较强,显然是借鉴了外地建筑的特色。而当时两层建筑也是少之又少。
整个楼都是青砖砌成,除了北楼是坡式屋顶外,其余三面楼房都为平顶,顶上建了垛口。拾级而上,一个楼梯台阶只有一掌宽度。站在二楼的廊上扶栏下看,隐隐有“乔家大院”的感觉,不似当地建筑风格。
而后来的介绍证实了这种感觉。昌邑有后人津津乐道的“五大功”,指的是姜治、浴、汾等兄弟五人开创于清代中晚期的功泰、功裕、功增、功茂等五个商号的俗称,姜泊民居群大都是“五大功”商业集团的故宅。
现年65岁的姜亦速是“五大功”之一功泰号的后人,他说,上辈是经商发的
家,父亲长年在外地经营生意,见识了当时其他多个城市的建筑样式,因此设计房子时“融会贯通”了多地特色。
姜亦速告诉记者,这楼建于1930年,父亲30多岁时起建,整整盖了两年时间。“大工一天工钱2个大洋,小工1块半,加上材料钱,家里存款就花在这上面了。”据介绍,这个楼用砖10万块,耗资数万银元。
民居见证昌邑丝绸时代目前已申请“国保”
据史料记载,姜泊村始立于元朝,是潍坊古老的村庄之一。目前该村人口468户,绝大多数为姜姓。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此处民居被发掘出来。据昌邑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伟波介绍,该民居群主要分布于姜泊村中心的十字街周围,核心区有31处民居,外围有18处。
昌邑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伟波介绍,该民居群主要是姜泊村“五大功”商业集
团的故宅,建造精良,保存较好。其风格在保持昌邑传统民居特色的同时,还融合了诸多外来建筑因素,极具时代特色。为当地罕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
姜泊乃至昌邑人津津乐道的“五大功”,是姜治、浴、汾等兄弟五人开创于清代中
晚期的功泰、功裕、功增、功茂等五个商号的俗称,发展到民国初期,资本雄厚,成为山东民族工商业界的翘楚。对以昌邑丝绸为代表的中国茧绸业黄金时代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该民居群融入了深厚的商业文化气息,成为国内罕有的昌邑丝
绸老字号故宅建筑群。
王馆长介绍,该民居群对研究当时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建筑及风土人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些房子中,人们也可以一窥当时昌邑工商业发达时的盛况。且这些民居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保留下来,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