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困本来是好事儿,但是往往出现一些尴尬,违背了慈善救助的初衷。记者在采访中就碰到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某企业负责人以企业名义救助了一位高位截瘫的人,企业一次性拿了好几千元送去。不成想这位高位截瘫者却一直向这家企业求助,这位负责人有心救助,而且经常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但是数十万元的手术费用,而且几乎为零的恢复几率让他一年多的时间饱受煎熬。最后向慈善机构求助,并联系到义工,通过干家务、陪聊等多种形式进行救助。
“其实是提倡捐款捐物者或单位通过机构完成捐献,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两个问题:第一,被受助人抓住不放,心有余力不足时出现捐助尴尬;第二,机构可以对受助人进行审核,避免诈捐。”潍坊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