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日讯(记者 张浩)大学开学在即,一个比较愁人的问题摆在父母面前:孩子的生活费怎么给?少了怕孩子在外面吃苦,给多了又怕养成乱花钱的习惯。2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定价”生活费让不少父母犯了难。
“听说大学里花钱多,应酬也多,怎么着也得多给点。”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儿子考到济南上学,过几天就要走了,可每个月给多少生活费她和丈夫却还没商量好。“给多了就怕他乱花。玩游戏、谈朋友都需要花钱。”
“既没有买贵重物品,又没觉得自己乱花钱,怎么钱就不知不觉中就花没了呢?”许多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都会面临这样一个困惑。在烟台一所大学读书的潍坊学生小吴就有这个“困惑”。他大一刚入学的时候,除了学费和住宿费身上还有1600多块钱,一个月不到就所剩无几了。“主要是花在玩上了。”小吴说,开学第一天晚上宿舍6个人就出去聚餐,后来轮着请客,多的时候一次能花掉三四百块。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对生活费的分配主要在吃饭、同学间必要的应酬、网络和电话费、购买衣物上。一般来说,600元到800元的生活费已能满足大学生的各项需要。
一次给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容易养成“月光”和大手大脚的习惯,而一周一结又不利于让孩子自己做长期的规划。“一月一给最合适。”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书记孟祥亭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每个月给孩子定额的生活费是比较可行的办法。花光了就汇,没钱了就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建议可以给孩子办一张卡,每月汇入固定金额的费用,这样既便于家长对孩子开销的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自己生活费利用的规划能力。"孩子省下来的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孟书记说,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节约的观念,让他们节约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