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桑海波
“低风险、高收益”,“亏损的可能性极小”,“卓越的研究投资能力”……三年前,投资人吴军怀抱着对财富的憧憬,把自家的整整100万投向一款某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
在对升值的憧憬与期待中,投资人却发现自己的资产在“悄悄而坚定”地下跌。苦守三年产品到期,百万投资被拦腰砍掉一半。回头想来,吴军才发现,券商、银行当初销售时,关于产品的一个个生动的描述好比一张画饼,近在眼前,却触碰不到。
三年缩水近半理财变破财
“一百万元的投资,三年时间缩水一半,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天,济南投资人吴军(化名)被一种焦虑的情绪困扰着,9月16日,他购买的“上海证券理财1号”就要到期了,等待他的,将是巨额亏损。
日历倒退到2007年6月,当时狂热的股市让人不敢逗留,吴军把从股市上撤下来的资金存人省城一家银行。没多久,银行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理财项目”,它就是“上海证券理财1号”集合理财产品。
“当时券商确实有一些新鲜的提法,比如以自有资金参与计划的5%并承担有限责任”,还运用种种比较来证明这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产品,加之银行客户经理极力推荐,吴军投下了100万。
“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也是人家不愿吃的。”本想坐等收益,吴军却发现产品的净值不断下跌,从1元跌到0.9、0.8、0.7、0.6……被套牢后,吴军没有选择提前赎回,而是一直抱着产品苦守。
截至2010年8月31日,该款产品每份的净值为0.556元,累计下跌44.4%。“100万,生生缩水了44.4万!”
产品的存续期三年,现在离大限只剩十几天了,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巨额亏损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了。“产品出现严重亏损,说明机构在风险管控上存在问题,不能让投资人来买单!”吴军和一些投资人表示要向券商讨一个说法。
“先前的种种承诺,好像给人画了一张饼,好看却不好吃。”吴军和一些投资人认为,当初选择产品时,受到了一些“虚假陈述”的迷惑。
“具有货币市场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优点,同时还有更高的收益性”。吴军说,券商试图把产品打造成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产品出现亏损的可能性极小”,这是券商行销产品时的描述,可恰是这“极小的可能性”,给自己带来了惨重的亏损。
“一款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产品,怎么缩水如此严重?”产品出现亏损后,吴军多次找银行、券商寻求解释,然而双方的回答均不能让他满意。
2009年7月,当发现产品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时,吴军致电咨询代销产品的银行,银行推说“自己仅是销售平台”。上海证券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来电答复,“本金安全的意思就是说钱不被挪用,没说一定不亏损”,这样的解答更令吴军错愕。
“虽然买了产品,却连一份书面合同也没有。”吴军说,当时他是在网上购买的产品,并没有书面合同。按规定,券商、银行、委托人三方需要签订书面协议。
“关键描述不见了”券商擅改产品说明?
“咦,网站上关于产品的说明咋被修改了?”2009年11月某天,投资人吴军登录上海证券的网站时,距离产品到期不足一年,产品说明突然被修改,“是不是券商‘心虚’有意推卸责任?”
还好,细心的吴军保留了修改前的网页,记者拿其与当前网站的产品说明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确实有一些不同,部分关键性的描述被修改或删除了。
比如“是否承诺保本、保底”,投资人提供的网页中,有一句“根据管理人以往的投资业绩,本计划未来亏损的可能性极小”。新版中这句话不见了。“尽管只有一句话,它却会对投资人造成潜在误导。”
在投资人提供的网页中,还把“上海证券理财1号”与货币市场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比较,集合理财被定义为“风险性低、收益性高、变现性高”。然而,这些内容在上海证券现在的网站中并不存在。
“担心成为投资人手中的把柄,悄悄把这些关键性的描述删除了。”吴军认为这些都是券商有意为之。
“网站的产品说明是否做过修改?”9月1日,记者就此向上海证券的有关人士进行咨询,不过截至发稿时,还没有收到相应答复。
(下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