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淑君
今年上半年聊城天气偏干,春季出现“倒春寒”,8月份又连续遭遇强降雨。气象专家预计,今年聊城天气异常,可能还会出现秋汛和冬季强降温。在恶劣天气面前,菜农承受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但几乎所有菜农都没入有关保险。菜农盼望能有合适的险种,手拿保单种菜,心里更踏实。
菜农>>三亩菜地受灾半年损失近两万
9月1日下午,光明综合农贸市场里一片忙碌。蔬菜批发商殷长顺正整理从车上卸下来的青椒。“现在市场上的辣椒都是从山西运来的。”殷长顺家住东昌府区于集镇西杜村,做蔬菜批发生意有七八年了,他家每年都种菜。他指着刚拉来的一车辣椒说:“两万多斤一车的辣椒,最快两小时就能卖完。最怕遇到阴雨天,两天也卖不完。”往年殷长顺卖一车蔬菜能赚两千多,但今年最好的时候只能赚一千,甚至天气不好批不出去,倒赔钱。
殷长顺今年种菜损失不少,春季出现“倒春寒”,八月份又遇到强降雨,他家三亩多西红柿几乎都受灾了,半年损失了近两万。“拉菜的车和人都能办保险,蔬菜大棚没法投保,坏了的也只能自认倒霉。”遭遇恶劣天气没办法,市场行情不好也要自己挺着,殷长顺想为自己的蔬菜经营上保险,问了几家保险公司,都没法办理。
蔬菜批发商老郭家今年种了两亩多的西葫芦,烂掉的西葫芦比往年多两成。现场的十多位做批发的菜农都表示,他们也想加入保险,但找不到合适的险种,还担心交了保费,受灾后不能顺利理赔。
农委>>农业保险仅保玉米、小麦和棉花
聊城市农委生产科科长刘子康介绍,2006年起,临清市首先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参保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和棉花。小麦和玉米的投保额分为两档,每亩小麦最高投保8元,最高获赔800元;每亩玉米最高投保8元,最高可获赔400元;每亩棉花保费是18元,最高可获赔600元。农民自愿投保,政府给予补贴,农民承担20%保费,政府承担80%。2007年,冠县也纳入试点,2008年,东昌府区和莘县纳入到试点。
“截至目前,聊城这四个县(市区)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刘子康说,试点地区的农民入保积极性很高,八成以上农民入保。统计显示,到2009年底,这四个县(市、区)的农民获赔金额达1200多万元。目前承保的保险公司只有人保财险聊城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聊城分公司。
记者了解到,聊城目前还没有蔬菜保险。“蔬菜大棚要投资四五万元,保费如何确定是个问题。”刘子康说,保费低了,理赔时农民获赔太少,起不到减少风险的作用;保费高了,农民接受不了,政府也拿不出那么高的补贴,农民入保的积极性会受挫。
保险公司>>农业保险风险大亏损难承担
人保财险聊城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在商业化运营前,曾经推广过蔬菜大棚保险,目前并没有这种保险。一方面,蔬菜大棚外观相似,理赔时保险公司很难鉴别,怕出现骗保;另一方面,近年来恶劣天气增多,农作物受灾可能性越来越大,保险公司理赔的可能性会很大。“目前的农业保险都是政府强制性的,是‘通保’,即只有以村或者乡镇为单位,在该村或者乡镇上的农户投保比例达八成以上,才可办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菜农以个人名义投保后,可能放松对农田的风险控制,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增大。当年开办蔬菜大棚农业保险时,公司就承担了很大亏损。对蔬菜大棚入保做更加严格的限定后,保费相应增加,但农民投保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只好无奈放弃了。
“如果政府能够全部承担保费,并做好相应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农业保险也能更好地推广。”他建议。
永安保险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郑安局认为,针对农作物保险需要更多政府政策支持,单纯的商业化运作,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如果能采取一种互助的形式,让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或许可以提高各方积极性,让农民生产得到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