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菲特们应该带来的是自愿和宽容
  • 2010年09月06日 作者:
  • 【PDF版】

    □赵勇

    本月底,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以下简称巴比)将来到中国,邀请50位中国富人参加一场慈善晚宴,这算是国内慈善的盛事了,很是令人期待,但一些受邀富豪将晚宴当成了鸿门宴,不仅反复确定是否会在晚宴上被劝捐,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因此拒绝参加晚宴。到最后,为了排除富豪们的误解,他们不得不通过亲笔信来表明“不会劝捐”。(9月5日《新京报》)

    按说这事还真让人有点脸红,一些富豪居然怕捐款怕成这样,少见。网民也很来火,慷慨地将“为富不仁”这样的帽子扔给了那些怕被劝捐的富豪。但我不得不为那些富豪说几句公道话,慈善一事,从来都讲究自愿,从道理上来说,那些受邀富豪如果认为他们要被劝捐,完全可以拒绝———他们也许不想捐款,也许不想跟两人合作,捐与不捐这都是他们的自由。事实上,巴比发起的富豪捐赠行动在欧洲就受到了不少富豪的抵制,他们不仅不愿合作,而且公开质疑两人的募捐动机。(8月20日《环球时报》)

    或者我们更应该多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富豪对巴比的募捐行动会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抵制?原因或许可以从我国见怪不怪的逼捐说起。所谓逼捐,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绑架某人的意志(包括行政权力和社会舆论),让他不得不掏钱。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仅富豪被逼捐,很多平民百姓也会被逼捐。

    我不知道那些大大小小的逼捐事件对接到巴比邀请的富豪们到底有多大心理影响,但我知道,一旦这个社会逼捐的事此起彼伏,那么,每个正常的人都会对此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慈善是最自由的事,而自由就意味着可以选择,一旦被舆论或权力绑架,失去了最基本的选择权,那真是说多别扭有多别扭。那些拒绝巴比的富豪,何尝不是生怕自己被舆论逼捐?

    我国的慈善事业不发达,富豪们的整体慈善意识还不够强,这些都是事实,要改变这些现状,朝那些生怕被巴比劝捐的富豪吐口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这个社会的逼捐心理,使慈善文化陷入恶性循环。对那些生怕被劝捐的富豪多一些理解吧,少一些强制和绑架,多一些自愿和宽容,这才是慈善事业赖以壮大的社会土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喷涌的泉水是景观,也是警示
巴菲特们应该带来的是自愿和宽容
>>声音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