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规玩具干不过“三无”货
诸多问题让正规玩具想占领市场力不从心
  • 2010年09月06日 作者:
  • 【PDF版】

    商店里各种玩具令人眼花缭乱。本报记者张晓科摄

    本报记者王海龙陈鸿儒

    在红红火火的儿童玩具市场,面对“价廉物美”的“三无”产品,正规产品正越来越力不从心。

    三无玩具

    很便宜,很危险

    家住仙营小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前些天在仙营绿地附近的地摊上,看到一只漂亮的玩具毛毛熊,她3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刘女士讨价还价后以30元的价格买下。没想到,孩子把玩具拿到家里玩了两天后,开始不停地打喷嚏。

    “刚开始时以为孩子是患了感冒,到医院检查后排除了感冒的可能。医生告诉我,孩子可能是对某些东西过敏,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孩子一直玩的那只毛毛熊。”刘女士回家后立即将孩子的玩具找出来,发现玩具上的塑料有股异味,飞起的绒绒窜到鼻子里,刘女士竟也接连打了儿个喷嚏。随后,刘女士发现买来的玩具只有一个“MadeinCLina”的英文标签,而关于玩具的材料、厂址、质量标准等一概没有。刘女士立即将这只玩具从孩子身边拿开,没过儿天,孩子的喷嚏消失了。

    8月29日中午,年仅3岁的明明被送到了济医附院耳鼻喉科,他在和小朋友玩耍时误将玩具上的小哨子吸进了喉咙里。“送来的时候,孩子面色青紫,卡在喉咙里的小哨子在孩子喘气的时候不时发出响声。”负责给明明手术的李医生介绍,他当即决定利用支气管镜和器官异物钳实施手术。半小时后,哨子被取出,明明脱离了生命危险。“一看就知道是劣质产品惹的祸,我们这里经常遇到这种孩子被劣质玩具伤害的情形,这次的情况就非常危险,再晚送来一会后果不堪设想。”李医生叹着气对记者说。

    很昂贵,很尴尬

    记者在儿家大型商场的玩具专柜看到,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配有合格证和3C认证,玩具包装盒上明确标注着适合儿童的年龄。

    记者在商场内随机采访了儿个来选购玩具的市民,大部分购买者表示是买来送人的,并不经常在商场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这些玩具太贵了,随便一个就要一两百,同样的玩具在批发市场也就儿十块钱,而且坏了一样没法修。”一位姓赵的大妈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时发现,大型商场内出售的玩具最贵的要上千元,但是所有的玩具都没有质保期,而且,除了一些遥控类的玩具之外,大部分玩具损坏后都无法维修。

    “买来的玩具最多玩一个月就坏了,毕竟是小孩子,经常拿着东西摔打,要不就是被水泡坏了。玩具坏了也没有保修的地方,质量再好的玩具也都成孩子的一次性用品了。”3日上午,在济宁市区某大型市场内,前来为孙子购买玩具的张老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玩具隐患可不是好玩的

    济宁市市中区质监局稽查大队的袁队长告诉记者,儿童玩具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和3C产品质量认证,并标注适合儿童年龄等安全警示,否则,不可在市场上销售。由于济宁几乎没有玩具生产厂家,而质监部门主要检查产品的生产环节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所以这方面的检查开展得比较少,只是对玩具的产品合格证、3C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警示标识方面进行检查。根据以往检查的结果,济宁市区的大型商场内的儿童玩具基本符合规定,而一些小商铺和批发市场上出售的玩具则有一部分“三无”产品。

    济宁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接到有关玩具的投诉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家长购买的原本就是“三无”产品,即使投诉也无处索赔,另一方面,很多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虽质量过关,但是并无质保期,大多数玩具无法维修,而且玩具损坏大多由孩子造成,家长懒得较真。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李治红主任告诉记者,劣质的儿童玩具材质非常低劣,会产生刺鼻的味道,对年幼儿童的呼吸系统、鼻黏膜等都会有影响。孩子过多地接触这些玩具,上面的颜色、油漆、材质都可能含有过量的聚氯乙烯、甲醛、铅等,会引起孩子皮肤过敏,对眼睛、呼吸等系统器官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规玩具干不过“三无”货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