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本报记者张锦本报通讯员王瑞卿包庆淼
“帮扶困难家庭,关怀弱势群体,是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也是县里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去年10月份,泗水县又启动了新一轮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党员干部争着抢“穷亲戚”,现在有910名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家庭结成了对子。
结对帮扶>>
帮“穷亲戚”富起来
泗水科协主席王常民认识付培志的时候,付培志和老伴住在泗张镇李家桥村看护山林。老两口唯一的经济收人是靠着山脚下儿亩薄地种的花生。林业局技术骨干出身的王常民很清楚种花生需要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收人并不高。看到两位老人用石头垒的简陋房子,王常民的眼眶湿润了,从此心里牵挂上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农家小院。
帮扶先从养殖业开始,王常民给付培志家牵来了一头牛,并手把手教他如何配料、饲养、繁殖,还时不时抽时间去当饲养员。由于饲养得当,付培志的牛栏中常常养着七八头牛,行市好的时候,一头牛就赚两三千元。两位老人的石头房很快翻盖成三间宽敞明亮的瓦房。付培志对王常民的称呼也从“领导”变成了“老王兄弟”。
靠着山就得利用好山,王常民一直为老付家琢磨着致富良策。山上的土质适宜种板栗。王常民就为老付家送来了板栗苗。种下板栗,王常民来老付家更频繁了,有时候中午来不及回家,就直接留在老付家吃饭。
每次说起王常民,老付总是竖起大拇指夸道:“老王兄弟对俺真是不错啊!”从认识王常民起,儿乎每年家里的收人都翻上一倍,现在一年光板栗和牛羊养殖收人就达到2万元,这些钱足够老两口生活了。
像王常民这样多年如一日帮扶困难群众的好党员在泗水县不少。
“帮扶困难家庭,关怀弱势群体,是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也是县里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泗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杜宏春介绍,去年10月份,泗水县又启动了新一轮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党员干部争着抢“穷亲戚”,现在已有910名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家庭结成对子。
2010年7月份,泗水县又启动了“双培双帮双带”活动,在原来的“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党员家庭与非党员困难家庭之间的帮扶。自“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共帮助115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回村任职>>
各显神通建设新农村
党员于恒志原来是泗水一所学校的副校长。2009年3月,他回到原籍中册镇黄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土村是个不富裕的村庄,于恒志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
重:村里的路都是很窄的泥巴路,连拖拉机都驶不过去。多年前修的水库只能存储1万多方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数激增儿倍的村庄的用水量。
于恒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在田间劳作中,他发现村里的土质很好,村民的粮食产量低,主要是缺水没能及时浇地造成的。于是他多方筹集资金,投资11万元扩建水库,现在水库蓄水量达到11万立方米。村民们一年四季都不用再为浇地发愁了。
粮食产量高了,运输又成了问题。于恒志又筹集资金为村里修路,从村口一直修到西侯幽谷,长约2.2公里。村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于恒志为提升村民的精神生活,在村子里建了文化广场。村民提起他来,无不充满感激与爱戴之情。今年62岁的宋夕阳老汉说:“才开始都还不信任他,但他干了一年多,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实事。我地里产的麦子比往年翻了一番,是他引进的小麦良种立的功。村里刚安上10多盏路灯,现在晚上出门都不用带手电筒了。他得留在黄土村继续任村支书,我们都舍不得他走。”
于恒志是2009年选派的12名回村任职的党员之一。一年多来,12名党员在各自任职的村里积极带领农民致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县里又选派党员干部回村兼任职务。科级党员干部到村兼任支部副书记,一般党员干部到村任组织员。目前已经选派72名党员干部到72个村任支部副书记,他们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泗水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杜宏春说。
“英模榜”“功勋杯”>>
“创先争优”蔚然成风
在结合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泗水组织部门将每年的8月份定为创先争优党员干部读书月,列出读书参考书目,开展创先争优“十佳征文”评选和创先争优演讲比赛,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党委书记每月对这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评,以查找不足,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创新和开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宣传载体有所创新,泗水县泉兴路上挂着52块党建英模牌匾,让路过市民记住他们。据了解,这52块牌匾分别记录着17位曾受中央、省部级表彰的党员先模人物的形象和事迹简介。泉兴路因此有了另一个名字“党建英模一条街”。
泗水县还根据县域特色开展“争上党员英模榜,争夺党建功勋杯”活动。据了解,计划每年评选授杯一次,获功勋杯的基层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在杯上铸名。建立党建英模墙,将根据评选出的20名“英模党员”和10个“功勋党组织”的事迹携刻其上,并编印《泗水县英模党员、功勋党组织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