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刘云菲凌文秀片/本报记者邹俊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笔墨纸砚已被现代文具代替。聊城在明清时期,曾是著名的毛笔生产地,年产毛笔300多万支,从业者有上千人,素有“东昌作坊,书笔两行”的美誉。
6日,记者探访聊城曾从事毛笔制作的老人,一起回味那段辉煌。
今年71岁的罗保全家住后菜市街的一个小院里。周围居民一提起老罗,首先想到的就是老罗家的毛笔。“比市面上买的好太多啦。”指路的一位大爷说,经常有人慕名来找老罗买毛笔。
罗保全说,家中的毛笔是他的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制作的。老罗拿出一个塑料袋包裹着的箱子,打开箱子,里面铺着厚厚的一层软纸。掀开软纸,里面整齐地码着毛笔。毛笔每10支一个包装纸袋,上面用毛笔写着生产地址等信息。除了百余支老毛笔,罗保全家还有一个百余年的老招牌,最上面横排着两个字“干发”,即干发县也就是现在的堂邑。下面一排竖字“万合堂南笔徽墨发行”。“‘万合堂’就是我们家毛笔的商号名字。”罗保全的父辈从堂邑一带来到聊城市区从事毛笔制作销售。
“现在的毛笔标着狼毫,可笔尖有一寸长,比狼尾巴上的毛还长。一看就是假货。”罗保全说,做毛笔选料非常讲究。“毛笔笔杆是专门选用一种又细又直的竹子,毛笔尖只用狼毫、黄鼬毫和羊毫几种动物毛,只选较长的尾毛。”而毛笔笔帽也不是现在常见的塑料笔帽,而是用裁截的优质芦苇杆。
在聊城市区有条一里长的东关街。明清时期,这里是聊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经营书、笔、画的商铺就达200多家,素有“东昌作坊,书笔两行”之说。而今,这条街基本保留了原貌,只是街道变得宽了,街面上还能见到几家经营书画装裱的店铺。
“听老人说,那时这条街上有很多商号,里面有很多制笔的工人,每天来买笔、批发笔的人络绎不绝。”一位从事书画装裱的老板说。
据《聊城商业志》记载:清道光二年城区的毛笔作坊有三十多家,年产毛笔达三百多万支,远销全国各省区。较大的作坊有“余子尚”、“玉山堂”、“老文友”、“鲍乾元”、“魁久堂”等,本地小作坊也有“万元长”、“文元长”、“万合堂”、“一品斋”、“同志堂”、“同合堂”等十余家,这些店铺还兼营墨、纸、砚等文具。到了清宣统二年以后,人们生活清苦,一些小作坊无奈关门,年产毛笔也减至五十万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聊城,只剩了5家本地小店铺。
聊城文物专家陈昆麟说,“在茌平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壶上就有类似毛笔绘制的花纹。”大汶口文化距今5000多年,初步推测,5000多年前,聊城就出现了类似毛笔的绘制工具。
1972年,在阳谷吴楼挖掘的西汉陵墓中,出土文物上发现毛笔绘制的猫头鹰。而莘县朝城的东汉古墓壁画上,也布满了毛笔绘制的精美图案。“在聊城发掘的很多唐代、金代的古墓古迹中,也都发现毛笔绘制的壁画。”聊城毛笔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古代聊城文人墨客众多,有市场需求才出现这个行业。
“聊城的毛笔制造业从元代开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毛笔品种有200多种。最大的“抓笔”毫长六寸,选用上等猪鬃、羊胡精制而成,可以写三尺大字。最小的蝇头小楷,毫长只有斗寸,按制作原料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陈昆麟说。
陈昆麟说,很多聊城籍状元用家乡的毛笔写出华丽的诗篇。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就用聊城的上等毛笔。被康熙皇帝誉为“字压天下”的聊城状元邓钟岳也是用聊城毛笔练出一手好字。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瑛”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
罗保全说,他小时候,周围很多长辈都以做毛笔谋生,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还会做毛笔。“眼睛不好使了,手也没劲,做不了毛笔了。”罗保全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做毛笔。
罗保全15岁时跟父亲学做了3年毛笔。十年前,他家还有做毛笔的老家什,现在都遗失了。“毛笔是全手工制作、批量生产,有72道工序。”
《聊城市二轻工业志》记载,毛笔做笔工序可以分为“水盆”、“干棹”
两大工序。笔头大部分工序由“水盆”完成,制造笔杆则完全由“干棹”完成。“干棹”工序包括:安装笔锋、贯笔刻字、镶管、封包,每道工序又分为许多小工序,经72遍小工序方为成品。综合计算每个熟练工一天能制作出30支毛笔。
罗保全说,水盆出徒需要5年,干棹也要4年出徒。安装笔锋时用海菜煮的糨糊,又结实还不招虫子。最后用松香封包,这样毛笔就不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