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23患者病因锁定小龙虾
初步诊为哈夫病,致病毒素可能来自小龙虾
  • 2010年09月08日 作者:
  • 【PDF版】

    据新华社南京9月7日专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7日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南京出现的23人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

    23名患者女性占了17例

    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文介绍,截至7日12时,全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23人例。经过初步流行病学调查,23人的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就餐点),另有8人在4个餐馆食用。23名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江苏省人民医院相关专家表示,这23名病人当中,女性占了17例,占了74%。调查过程发现,多数在17-56岁这个年龄段里,但“龙虾门”与年龄没有关联,年龄大的人,一是不吃二是吃得少,所以发病人较少。国外曾有Haff病致人肾衰竭的案例,但是南京“龙虾门”事件里,23名患者没有发生一例肾功能衰竭,病人愈后还是比较好,出院的并没有发现有后遗症。

    未找到哈夫病确切病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介绍,迄今报道的Haff病多为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虽然国际医学界一直在探究哈夫病的致病因素,但是直到目前还未能找到确切病因。

    吴永宁介绍,南京地区发现的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Haff病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10只以上)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

    “致病毒素很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来的毒素。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有毒素,这样的个体也是极少数的,可能是由于在某一水域食用某一种有毒物质引起的,但现在这些都还不能定论。”吴永宁说。

    为研究病情专家狂吃小龙虾

    吴永宁透露说:“我在南京调查期间,每天吃50只小龙虾等待发病,一旦发病我就可以把我的身体带回去研究,却一直没有发病。”

    专家们透露,调查期间,他们想了多种办法,也曾经怀疑过外来的物质,比如抗生素等,“现在该排除的都排除了。”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来说,“龙虾门”事件调查应该说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对疾病进行定义,这样才能在各地形成有效的监测,并能及时上报。

    哈夫病最早出现在1924年夏秋的波罗的海Haff海滨,并因此得名O在此后9年内的同一季节和同一地区发现了大约1000例病人,并发现这些病人均与吃淡水鱼有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23例相同病例,主要由食用水牛鱼和小龙虾引起;2000年北京也出现了6例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病例O

    与洗虾粉无关?

    很多市民关心,洗虾粉是否存在于南京市场O在调查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采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及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品进行了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的筛查,未发现市场采集的小龙虾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化学物质O

    小龙虾要蒸熟煮透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公众,食用小龙虾,一定要蒸熟、煮透,避免过量食用O小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O在加工小龙虾时,其两鳃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鳃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最好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O

    据新华社、法制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京23患者病因锁定小龙虾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