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海台风捣乱大船不敢出去 近海过度捕捞小船拉不上货
开海一周 9市民难觅鲜海味
  • 2010年09月08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宋珊珊

    台风频频光顾捣乱 收鱼船不敢出远海

    工日,青岛结束3个月的夏季休渔期正式开海。但是今年开海时间频频赶上台风捣乱。先是“圆规”和“狮子山”,接着又有“玛瑙”来袭。据气象部门预报,7日白天,渤海、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东到东北风5■6级夜间增强到7■8级阵风9级,黄海中部东到东北风5■6级夜间增强到6■7级阵风8级。

    台风频频光顾,青岛很多渔船只好回港避风,难以出海捕鱼,这让市场上难觅鲜海鲜。记者来到沙子口渔港码头,只见码头上停着几十艘大渔船,整个码头鲜有往来商贩。

    “这几天没怎么有船出海,只有十几艘打海蜇的船出去了还没回来。”在崂山区渔港管理处保卫室,一位梁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天有船试着出去,但是却空载而归,船老大们这几天就不再出海了。

    渔港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往年这个时候码头已经很热闹了,收鱼船到即墨、胶南一带海域,甚至更远的地方收鱼,满载而归一船能装几万斤,渔船回来后,就有冷库的人来收鱼,也有很多批发商来批发鱼。但是今年开海后,有渔船试着出海收鱼,只收回些小海鲜,所以很多渔船就不出海了,而商贩们也不来了。

    今年货特别少,过几天台风过去,渔船都出远海了可能有大量海鲜上市,不过估计还得十几天。”该工作人员介绍。

    小船冒险近海打鱼 收成仅是往年—半

    台风捣乱,靠海吃饭的渔民是不是就不能出海捕捞了?7日上午,记者来到沙子口的河东鱼码头,这里主要是近海捕鱼的小渔船停泊处。只见码头处停着十几艘小渔船,整个码头静悄悄的,只有一些妇女在低着头熟练地修补渔网。

    “今天都出海了,三点多钟就出发了,要到下午两三点钟才能回来。”渔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从河南来的,在这个码头打鱼已经有十几年,五六年以前买下一艘渔船,开始自己干。“前几天下雨,海上风也大不能出海,前天天气好点了,又出海了,也不远,就在近海一带,远了不敢去,浪大不安全,油也贵了不合算。”

    徐女士告诉记者,从这几天打捞回的海货看,比往年少了近一半,“一次最多打捞上六十来斤吧,都是些小鱼,没有大货,近海货越来越少了。”

    下午3点,记者再次来到该码头,出海打鱼的小渔船已经陆续回来,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渔民忙着将打捞的海鲜运上岸,不少想尝鲜的市民聚集在码头等着买,还有很多小贩在等着收货。但是记者注意到,渔民的货大多是小鱼小虾小蟹,难以见到个头大点的鱼。

    开海这几天鱼咋这么少

    记者走访渔船码头发现,渔民普遍反映今年近海海货少,不但数量少,个头小,而且品种也越来越少。常年住在沙子口码头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年眼看着海鲜从多变少,从大变小。“你看看,这种渔网,叫扫地球,这么密实的网,什么鱼都能打上来,连小蛤蜊都能拉上来,看着就心疼。过度捕捞,海货能不越来越少吗?”

    而打了十几年鱼的船老大老王也说,这几年出海打捞上来的货一次比一次少,“现在油也涨价,什么也涨价,我们雇人也涨价,一天几百元,不出海就赔本,只能出海,打捞上的东西越来越少,就只能换更密的网。”老王说,以前一条船出海一次能打捞上几千元的货,而现在扣除人工费和油费,一天能赚几百元已经不错。

    “这么点的鱼其实卖不上价,这种红头鱼一斤才2元,虾虎和历虾能卖得贵点,但是一次打不上多少,也就十几斤。”老王说他们也想打捞大点的鱼,但是现在不管大小只要是鱼就全部打捞上来了。

    对于近海渔业资源,青岛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保护,三个月的休渔期给鱼类休养生息的时间,每年还组织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增加海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今年就放流了5.6亿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蜇、牙鲆、梭鱼等苗种,算是史上最大规模。

    但是显然,今年7月休渔期间,就有不少渔船冒险出海打渔,屡禁不止。放流的数量和休渔的时间显然还是赶不上打捞的速度和数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海一周 9市民难觅鲜海味
p42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