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又有些怀疑:美国人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处理自己和别国尤其是穷国的财富分配关系时,是否也保持了这样的睿智呢?遗憾的是,美国宪法设想的只是一个专注于保护美国人,而不是利于其他国家人民的有限政府。当美国利益和别国利益发生矛盾时,美国利益从来都是第一优先。可是,设若有一天,美国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狭隘的美国利益又该如何定位呢?
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不干。”当世界经济连成一体,全球化让地球变成一个“村庄”时,如果还有国家试图以强凌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各个层面疯狂攫取别国的财富和资源,相信不仅会伤害到别国的利益,同时被削弱的还有这个国家的整体政治实力和经济实力。即便是超级大国如美国者,也不可以依恃全世界的石油日渐枯竭,自家丰富的石油资源尚未开采,就可以在石油危机到来之时高枕无忧,就可以笑眼相看别国的汽车和坦克都成了一堆废铁,而自家的田间和高速公路上却马达轰鸣,车水马龙;也不能指望金融危机到来时,可以依恃自己超强的军事实力阻止美元贬值、
大公司破产、市场信心下滑……
所以,在全世界对中国这些年来因改革开放而达成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大唱赞歌时,在国人满怀憧憬地期待曾经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下千疮百孔的中国,终于可以从经济层面重新“崛起”时,我们似乎还是应该更冷静更清醒地抓紧抓好“两水”的治理。尤其人类已然进入到后工业化的“数字财富”时代,金融财富、网络虚拟财富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数字财富”越来越成为人类财富的主体构成。这一来,财富转移数量之巨大,流速之飞快,流向之变幻莫测都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故一夜之间发生“金融海啸”,引致“覆舟”、“倾家”、“倾城”甚或“倾国”的几率也将越来越大……对付自然界的“水灾”和“旱灾”,我们已经积累了自“大禹治水”以来的历朝历代的经验,可以说颇有心得。但对于“财富之水”的治理,恐怕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
台湾有一位佛教高僧星云大师曾说过:“不会散财就不会聚财。”
古训又云:“德厚财愈厚,德薄财愈薄。”
故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有德行的人们,他们在经济活动中虽然也常常考虑自己的私利,但更注意兼顾别人的利益。“双赢”或者让合作者“赢”得更多一点,是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孜孜以求的目标。这样,他们散出去的是财,聚集起来的却是“人气”。而“人缘”即“财源”,一个平时乐善好施,有一块钱也肯掰成两半分给别人花的人,当他与别人合作时,便能获得别人莫大的信任,“发财”的机会也一定会比常人多。天长日久,散财,聚财;再散财,再聚财……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至于“财源滚滚”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
天地间其实还有着一位能融“天道”、“人道”于一体的超级“理财大师”。这位“大师”虽然亘古以来一直默默无语,也从未登堂上坛讲经布道,但其所作所为却是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弘扬和实践着以“散”为“聚”,以“聚”为“散”的理财精神……
———这位“大师”便是大海。
大海宽广、浩渺、博大、深邃,无时无刻不在蒸发或挥发着自己,让自身的一部分化成云雾飘浮、聚拢在天空间,又时不时凝成冰雹雨雪洒落下来,滋润大地,涵养万物,然后再通过江河湖泊源源不断地流回自己的怀抱。故大海虽时时蒸发而不见其少,虽日日回收亦不见其多。但这过程便是“散财、聚财”的最好诠释,这境界便是“利他利己”的最佳展示。
凡为财,其实总是要散的。不是以这样的方式便是以那样的方式来散,就像水不是以这样的形式便是以那样的形式来流动和蒸发一样。但自觉地“散”和被迫地“散”,所结出的因缘的果实却是大不一样的。
大凡贪官、污吏、不法商人、守财奴,常常昧于财富无法专有的真相,总以为“多多益善”,其实那很可能是在做用财富堵自己“财路”、灭自己“生路”的蠢事。到头来,财不仅还得散,弄不好命还难保,且落得一身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