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搭乱建空间缩小,如今难现口字原貌
所城里四合院渐失古朴风
  • 2010年09月14日 作者:
  • 【PDF版】

    曲淑华在狭小的空间里看报。

    梁旭东伸开双臂就能碰到四周的小棚。

    文/片本报记者张琪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历几百年风雨的所城里仍有她的魅力。青砖黑瓦的四合院就掩映在所城里宁静的古巷中,推开—户人家古朴坚实的门楼,走进院落感受百年变迁。

    四合院建筑,“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起,形成—个口字形,可如今的所城里四合院已经难现口字形的原貌了。那些遥远年代所积蓄的气息渐行渐远,私搭乱建的小棚占满了院落,两手伸直就可以碰到相邻的建筑。生活在此的人们被狭窄逼仄的空间压抑着,古老四合院将何去何从?

    现状】 —个院内建3处小棚

    76岁的曲景浩是所城里的老住户,他说自己对所城里有着50多年的经验,“如今你已经很难找到规规矩矩的四合院了,我家已然不是四合院的布局了。”

    南门里,一扇锈迹斑驳的大门它有多少岁了?住在这里的人也说不上来。通过四开的大门,一名50多岁的女子正在刷牙,她住的是四合院的厢房,租来的。

    83岁的曲淑华眯起浑浊的双眼盯着来人打量,她一家三代人住的是南屋,从1981年开始搬来居住,在将近30年的日子里,没有一日她是不抱怨的,因为这里连做饭的地方都没有。门口位置搭建的小棚是他们家的厨房,仅能容下一人,连转身都很困难。

    两侧厢房也都建了小棚,唯独没有小棚的是正房,因为实在是没地儿建了。屋顶上,一只眼睛蓝绿相间的波斯猫跳来跳去,如履平地。

    厢房里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梁旭东,他伸开手臂就能摸到仅靠两侧厢房的小棚,除了来回走动,小棚已将四合院占据得没有任何余地。

    曾经】 为了小棚打了场“官司”

    正房被一分为二,里面有一位79岁的独居老人,名叫李淑珍。“就是太紧巴了,这一个院里住着十几口子人,除了人就是人”,七八年前为了小棚她还和厢房的邻居打了场“官司”。

    这是一场不得不说的“官司”,人多地方少,大家都想要空间,搭建小棚也是唯一能够解决的办法,可是厢房邻居竟将小棚搭到了李淑珍的窗户底下。“不见天日”的李淑珍哪里肯干,一天天地揪着邻居要说法,可是谁又能把棚子扒了还给她阳光呢?

    一气之下双方来到规划部门打“官司”,可是找来找去,阳光还是没能折进李淑珍家的窗户。“没办法了,我去换大窗”,于是一扇只能在现代建筑中才能见到的铝合金门窗出现在了李淑珍家。如今可以看到,在一片片古韵犹存的砖瓦下面是与四合院极不相称的窗户。

    她对自己的明智之举很满意,现在只要见到外人她还是要说说这个理儿,明显加重的喘息声伴着激动的嗓音。

    前景】

    可有选择地修缮四合院

    没有厨房在哪里做饭,厕所一到雨天满院子臭水,住在这里的人们早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这里拆不拆啊?”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问题。这里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基础设施的缺乏抱怨很多。

    这样的条件下,四合院渐渐失去古朴之风,责任在谁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居民对四合院的变迁颇有微词,他们说,其实所城里已经失去往昔的荣耀,其现状也与烟台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造型不相符,已没有整体保留价值。

    研究烟台文化的鲁东大学姜老师说,烟台是海滨城市,虽说城市现代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但是所城里作为烟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保留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弘扬烟台的古老文化是必要的。但怎么样保留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虽说四合院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后人还是要有选择地进行修缮,为烟台增添独有的文化气息。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城里四合院渐失古朴风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