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地重游于丹畅谈泰山
  • 2010年09月16日 作者:
  • 【PDF版】

    端庄大方,淡定素雅,桃红色罩衫、素色七分裤,15日晚上,在泰城众多“于丹迷”的期盼和热烈的掌声中,于丹款款走上泰安东尊华美达酒店报告厅的演讲台,从自己与泰山的渊源谈到学术感悟,从对大自然的感受谈到艺术生活,于丹以泰山为缘起,以泰山收尾。在泰山脚下,于丹用文化感受生活,为泰安市民奉献了一场饕餮的精神盛宴。

    最先挑本报问题来回答首次登山经历感悟颇多

    由于时间有限,于丹此次泰安之行节省了互动提问的环节,由市民将问题写在纸上由工作人员转交。趁着开场的准备时间,细心的于丹将所有的问题整理一遍,系统回答。于丹率先挑出了本报记者的提问,称自己最喜欢。

    开场热烈的掌声余音未落,之间于丹举着一张纸,脸上带着会意的微笑称,有名报社的朋友很细心,注意到了她几次来泰安的重要经历。从她在《〈庄子〉心得》自序中写到的大学时代一次登泰山,到2008年清明时来在山顶“煮酒话泰山”,再到此番故地重来,问面对与她如此有渊源的泰山,此番重来有何感悟?于丹说,这个问题是她最喜欢的问题,所以以这个问题作为交流的开始。

    于丹回忆说,她第一次见到泰山是在19岁上大学时,与中文系的同学一起来泰山,半夜从前山开始攀登,享受着拾级而上中脚步起落的艰难和呼吸的沉重清晰,在走十八盘时,感悟到人生的攀援之道,在黎明时分登上顶峰,觉得生命的苍茫气象全部浸染在泰山极顶的万丈朝霞之中。下山之后,感觉意犹未尽的于丹,又来到泰山后山,开始重新攀登,在后山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色中,年轻的于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和心情。她称,在后山,感受到更加艰难的攀登,胳膊和腿上被划了很多划痕。后山没有前山那些庄严的摩崖石刻,更多的是满眼翠绿秀丽的风景。于丹感慨说,这也许就是庄子说的天地有大美的原因,所以她说:“前山之路是儒,授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后山之路是道,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心灵遨游。”两次登山,殊途同归,于丹称,这就好比不同的学术路径,儒道兼济下便是中国人的人格。

    山川成就豁达人性于丹称泰安人有福气

    谈及山川给予人的豁达,于丹感同身受。当一个人的压力很大时,仅有儒家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家。于丹认为儒道是生命中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比如说,工作时穿着职业装,应顺应集体认同规则,很儒家;但穿上休闲装,瞬间就可以很道家了。现在,登泰山有索道,还有这么多旅游设施,但最好是不让这些物质的依托,湮没了心中那种自由的、浪漫的心性,只有这样心才能够飞扬起来。

    于丹同时还解析到,为什么现在都市人普遍感觉焦虑、孤独和茫然,想想看吧,现在的都市人大都重复着一种生活模式,从封闭的家中出来,坐上封闭的车子去上班,在密封的有空调的写字楼里工作一天,晚上又坐上封闭的车子回到封闭的家中,城市的闭塞空间使人们感受不到大自然的四季分明,失去了扎根天地间的山川和灵秀的风景。如果说人在生活上有局限,但是一旦从机械的生活中走出来,切实触摸山川,感受和呼吸这样的文化,经历了种种最终登上绝顶的时候,他的人格便在陡然间得到提升,这其实就是山川赋予我们的博大的精神慰藉。

    “所以我说,泰安人是有福气的。”于丹感慨地笑着说,因为这样一座“圣山”就在身边,可以随时触摸它,感受它,让它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理去膜拜它,这种人与山的亲和力是别的地域的人不可比拟的。

    缘起泰山落脚泰山纵论艺术文化与生活

    讲坛即将结束时,于丹从刚刚进行的学术讨论话锋一转,直接落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完美的衔接让在场观众丝毫没有感觉突兀,反而沉浸在浓浓的古典东方智慧与现代解读的畅快淋漓中。“现场有个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我想艺术不是简单的到音乐厅、到美术馆、穿晚礼服才能欣赏的那么一个艺术化的瞬间,艺术其实无所不在。”此时于丹把登泰山同样看成了艺术,而且是一种大美无言的艺术。就像李白这样说陶渊明,“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即便是块木头也能弹出最美的琴声。讲到此处,于丹老师脸上不由呈现出了陶醉的神情,她说最美的音乐往往来自山川,从俗世中逃脱出来,走入山林体会到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仙境,让生活也充分融入了艺术。

    “我登过几次泰山,但每一次的感觉又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会在相同的地方拍下照片留念,然后拿出这些照片进行比对,我在里面发现的不仅是时间的痕迹,还感受到了人生的变迁。”于丹说,2008年清明时节登泰山时,她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谈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名人:司马迁、庄子和李白。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也是于丹非常喜欢的一句苏轼的诗,从里边能体会到洒脱。这也是自然和文化赋予我们人生最真的真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丹做客“泰山脚下的讲坛”
故地重游于丹畅谈泰山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   邮编:250014   E-mail:webmaster@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15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