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红杰通讯员刘永民马向华
年轻时,为了给病人省钱,当赤脚医生的梁绪增送病人从平阴去泰安医院看病,两天骑自行车跑了四个来回。中年时,为了给单位买件乐器,他从平阴骑一夜自行车到济宁。
退休了,他骑自行车去给济南市文化局送篇稿子,差点把文化局领导的下巴颏儿惊得掉下来。
老梁家很宽裕,但他的信念是:“我要过低碳生活,不是穷日子。”今年8月,将近70岁的老梁被评为全国“绿色出行达人”。
当赤脚医生,他两天从泰安骑四个来回
1965年—1975年,梁绪增是平阴县孝直镇东山村的赤脚医生。那时的人很穷,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遇到病情轻的人,梁绪增就用自行车带着病人去济南、泰安的医院检查,病情重的人,梁绪增就让病人乘车,自己骑着自行车去。
梁绪增不记得是哪年了,他用自行车带着病人张吉生去泰安的医院看病,经过检查张吉生需要住院动手术,因为带的钱不够,下午梁绪增又骑车返回。
第二天天不亮,梁绪增又骑车去泰安,交上钱让张吉生住上院,又骑车往回返。夜里12点到了家,梁绪增觉得自己的裤子黏糊糊的,屁股特别疼,他的妻子看了一眼,心疼地掉眼泪。原来,两天时间在平阴泰安之间往返四趟,行程360公里,梁绪增的屁股已经被磨破了。
当时村里的人都说,梁绪增是把自行车骑透了。
“那时候骑自行车,就是为了替病人省钱,脑子里没有低碳、绿色出行这根弦。”梁绪增说。
当文化站站长,他骑车去济宁买乐器
因为会演奏多种乐器,1976年,赤脚医生梁绪增被孝直镇文化站要走了,职业改变了,但他骑自行车的习惯没有改变。
1978年夏天,平阴县煤矿邀请孝直公社战山河宣传队去演出,头天上午商量好第二天下午演出,便立刻派人去平阴买锣,结果几家乐器店都没有,只好去济宁。但下午孝直没有去济宁的班车,于是梁绪增骑上自行车,连夜出发了。第二天早晨赶到济宁,买上锣赶紧往回返,中午赶到孝直,总算没误了演出。
“那时候,就想尽心尽责干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经常用自行车和步行代替乘车,很有意义,既节约又环保,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呀?”
退休了,摩托车撵不上他这骑自行车的
2006年,梁绪增从平阴县孝直镇文化站站长任上退休后,来到县城和儿子住在一起。从那时开始,他迷上了环保。
梁绪增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到平阴县环保局借阅环保法律法规、《中国环境报》、《山东环境》等书刊,重点章节一笔一笔记录下来。
2006年的一天,65岁的梁绪增背着家人,骑自行车走了四个多小时,去济南文化局送稿件《近邻》。知道他是骑自行车来的,文化局的领导差点惊掉了下巴颏儿。
在返回途中,走到段店,梁绪增碰上了平阴镇付茂存副镇长。付茂存刚买了新摩托车,远远地就吆喝,“老梁,咱一块坐车走吧,把车放公交车上。”
梁绪增摆摆手,骑着自行车继续走。付茂存一看,翘起大拇指,“精神可嘉,我也骑摩托车回平阴。”
“付镇长刚买的新车,不太敢骑,我骑自行车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跑。走到长清,天阴得厉害,我停下来买雨衣。付镇长骑着摩托车从后面追上来,见面就说‘老梁你骑那么快干吗,我骑着摩托车都撵不上你’。”
梁绪增喜欢骑自行车有他的道理。2007年,梁绪增骑自行车从平阴县城去莘县,往返200多公里。他算了一笔账:较之骑摩托车节省汽油6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3千克。
梁绪增骑自行车总结出了经验:“太累的时候就这一段路左脚用力、右脚歇息,下一段路右脚用力、左脚歇息;屁股疼了就站起来骑,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在脚蹬子上,腿也能歇歇。骑远路,下来后蹲着,腿能舒服点。”
家里买得起钢琴,可他就爱骑自行车
梁绪增骑自行车都快魔怔了,他有一个原则,25公里以内一定骑自行车。“老梁,你是穷疯了吧?”有人开玩笑说。梁绪增却腼腆地笑笑,“原来是一种习惯,现在是为了一种理念。”
老梁绝不是穷疯了。在平阴县城一个不错的小区内,梁绪增住着一套135平米的大房子。走进梁绪增的家,屋里摆着2万多元的钢琴,酒柜里摆的是看起来很上档次的洋酒。
梁绪增每月的退休金2000多元,老伴是退休教师,每月3000多元,在平阴,他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儿子是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两个女儿都是音乐教师,他没有后顾之忧。
“我不缺钱,人要学会享受,但不能奢侈;我要过低碳生活,但不是穷日子。践行环保,我觉得很充实。”
梁绪增家里有洗衣机,但他只用来甩干。“用手搓,省水省电,还洗得干净。我和老伴退休了,有时间,就自己洗。用电多了,电厂就得多烧煤,不但消耗能源,还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梁绪增历数着自己的环保经。
退休后,梁绪增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积极创作环保文艺节目。近几年创作了小戏曲《近邻》、《真情实意》、山东快书《老局长的心事》以及《全民动员争创生态县》、《老两口说环保》、《节能环保迎奥运》等多个环保文艺作品。
梁绪增的环保情结影响了家里人。2008年,在全县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演讲比赛中,他年仅10岁的外孙女获得了一等奖。要拎着布袋买菜、洗菜水要收起来、要多吃素少吃肉……这是全家人都耳熟能详的梁绪增天天挂在嘴边的话。
听说全国“绿色出行达人”只有46人,其中就有自己时,梁绪增有点惊诧。“我并不是想要什么荣誉,我只是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送记者出门的时候,梁绪增心情大好。“人过六旬不算老,再做奉献也不迟;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行车骑不动了,我还可以步行。绿色出行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放在脚下的。”
平阴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总结得好:梁绪增当赤脚医生骑自行车,是因为他的善心,不舍得让病人花钱;当文化站站长骑自行车,是因为他的责任,不想耽误工作;退休后骑自行车,是因为他的理念,实践低碳,力促环保。这三种说白了,都是善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