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样的中秋
  • 2010年09月23日 作者:
  • 【PDF版】

    在济宁汽车总站候车大厅,旅客们脸上流露出回家的急切心情。

    在济宁市福利院,孩子们—起做游戏共度中秋。

    救助站专门为流浪人员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流浪儿豆豆找不到自己的家,他在救助站度过了第—个中秋节。

    正在赶工期的施工人员在路旁啃起月饼。

    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在大多数人踏上回家的路程时,有一些人,他们不能回家和亲人团圆,但依然可以在异乡度过一个节。重点工程的建设者们、流浪人员、福利院的孩子等群体,他们是怎么度过这个节日的?

    22日,中秋节当天,在城区道路升级改造中,由于工期紧张,工人们都无法回家,人休息但机器不能停,中午饭也只能轮流吃。中秋节这天,施工方给工人们发放了月饼、油面等福利品。工人们坐在路边边吃月饼边告诉记者,有如此好的待遇他们很满意,“老板对我们很照顾,活儿累点没关系,我们肯定会把这些道路修得平平整整的。”

    中午,济宁市民政局第一救助站的餐厅内,尹延苓站长特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过节了,给孩子们提高一下伙食标准。”水饺、炖肉、苹果摆满了餐桌,当然也少不了月饼。尹站长告诉记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向来没有过年过节的说法,因为这里的流浪人员大都还没有找到家,中秋节必须陪他们一起度过。这些流浪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叫“豆豆”,调皮可爱的他是大家的活宝,因不知他的姓名,大家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

    记者来到济宁市福利院时,护理员正在给年龄较小的孩子们喂水饺。这里有80多个孤儿,不少孩子已在这里度过了10多个中秋节了,对他们来说,护理员阿姨陪着他们一起吃饺子、吃月饼,就是过节了。吃完饭,护理员领着孩子们做起了游戏,看到记者举起相机,他们兴奋地对着镜头摆着各种“P。se”,童真的笑容浮现在每一个孩子脸上。福利院张军院长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国庆节后,他们就要搬到新建的福利中心去了,那里的条件很好,孩子们可以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晓科 陈鸿儒 刘守善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样的中秋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   邮编:250014   E-mail:webmaster@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152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