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祭孔是在追求共同的价值观
来宾畅谈参加祭孔大典感受
  • 2010年09月29日 作者:
  • 【PDF版】

    身着汉服的来宾在练习稽首礼。

    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文/本报记者 张宏磊 马辉 曾现金片/本报记者 张晓科

    四方君子,咸集曲阜,缅怀先哲,释奠孔庙。28日上午,庚寅年祭孔大典在孔庙内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们纷纷相聚在东方圣城曲阜,庄严肃穆地祭奠缅怀先师孔子。他们中,既有领导、专家、学者、孔子后裔,也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士,很多人都是首次参加,他们此时此地此景的感受是怎么样呢?在祭孔大典现场,记者随机对参加祭孔大典的来宾进行了采访。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 鲍鹏山

    “祭孔”给公众以文化的提醒

    “躬逢其盛。”28日上午,首次参加祭孔大典的鲍鹏山教授用这样四个字形容他的感受,他认为,这种每年祭祀先师孔子的活动很有必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通过这种礼仪的形式给公众以文化的提醒,让大家因为有了对孔子的认同感,便有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衍生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鲍鹏山认为,祭孔大典形象、具体、直观,通过一种祭祀的形式把文化价值展现出来,让公众通过礼仪的形式重温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醒公众不要忘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鲍鹏山讲了一个典故,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与他讨论,每年用一只羊进行祭祀,是不是太浪费了,孔子回答他:“赐也,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意思是说,如果祭祀废除了,那么“礼”也就失去了。“孔子为什么这么重视礼仪?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祭祀的形式其实就是一种价值的载体,不言而喻,孔子的思想提供给一个人,那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如果提供给所有人,就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鲍鹏山认为,孔子的贡献在于提供给现世一套完整全面的价值观。

    济宁退休干部 曲奉淑

    现场体验古代的“礼仪之道”

    “我和老伴曾多次到孔庙参观。今天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祭孔大典,来现场感觉真是不一样。”今年71岁的曲奉淑说。

    祭孔大典刚结束,曲奉淑和老伴边走边交流切身感受。曲奉淑告诉记者,“原来在电视上看过直播,就是找不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现场观看祭孔大典,场面很隆重,我对祭孔大典的内容和形式都很满意。”

    曲奉淑说,明故城前搭建了大型LED显示屏,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展示祭孔大典主题。主办方想得很周到们不仅有志愿者为来宾们提供志愿服务,还在大成殿月台左右两侧搭建了观礼台。祭孔乐舞在大成殿的月台上表演,为了让台下的来宾们观看祭孔乐舞,主办方还在杏坛两侧的东、西庑的走廊上摆放两个LED显示屏,这样台下的来宾们也能尽情地观看乐舞表演。

    他认为,举行祭孔大典不只是一种形式,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当代人追根溯源的念头。参加祭孔大典是传播孔子思想的一次契机,也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导

    当代人需要儒家思想的“滋润”

    “十三碑亭包括明清的碑刻,也包括其他朝代的碑刻。”在杏坛右侧,蒙培元的老伴边走边介绍孔庙的有关情况。

    “祭孔大典很有气势。”蒙培元说,祭孔大典可以让人们回味孔子,传承儒家文

    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主张仁者爱人、天人合一等,这些思想对现在的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现在有的人的精神追求是盲目的。儒家思想对充实人的精神生活非常有意义,当代人很需要儒家思想的

    “滋润”。蒙培元认为,人应发挥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自然本质的思想,发挥自己对于社会境遇的主体性。

    蒙培元说,孔子的“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所包含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学

    说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是指向人自身,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人与世界、心与物或心与道的关系问题,但这主要不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问题,而是一种心通“感应”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祭孔是在追求共同的价值观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