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墙最高处仍有八米高
冠县萧城遗址气势犹存
  • 2010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村民们现在仍然喜欢在古城墙上玩耍。

    文/片 本报记者邹俊美

    —道城墙向两侧蜿蜒伸展,抬眼望去,高高耸立的城墙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若隐若现。历经岁月的侵蚀,如今的城墙虽然已经高低不齐、杂草丛生,但仍不失其雄伟气派,这就是位于冠县北馆陶镇肖庄村西的著名的“萧城遗址”。

    现状>>墙上可两人并行,古城墙风貌犹存

    10日,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在长满杂草的城墙上无忧无虑地奔跑玩耍。村里的老人说,城墙是村里孩子们的乐园,闲来没事时,孩子们都会爬到城墙上嬉戏,村里长大的人都对城墙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城墙的传说也家喻户晓。

    史料记载,萧城城墙连为一体,占地169万平方米,呈正方形,城墙长1250米,上宽8米,下宽13米,最高处13米,系土筑;四门分居东西南北,四门外均为瓮城也就是“扭头门”,城墙外为平地。

    如今,经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城墙没有原来那么高大广阔,已经是高低不齐,低的地方已不足一米,最高处还有8米多高。记者在现场见到,墙面虽然没有记载中那么宽,但仍然能容纳两人并排行走。南门扭头门墙体保存基本完整,肖城村东南有一处点将台,高约5米,占地200平方米左右。点将台西不远处,还有白灰石子砌成的饮马池,虽然埋在地下,但饮马池的形状隐约可见。据了解,城内曾发掘过三个古墓。上世纪60年代,明朝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的墓出土,其墓志铭中写道,此城乃辽国萧太后为了同宋朝作战而建,故取名“萧城”。

    传说>>辽萧太后率军用头盔盛土筑萧城

    如今肖城村一带,仍流传着杨家将和萧太后的故事。肖城村村委会副主任于士怀告诉记者,小时候听大人拉呱说,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元年,辽国萧银宗率领千军万马南犯中原,在萧城一地筑城屯兵储粮。萧太后命令士兵每人取一头盔土便筑起了一座城,所以世人称萧城又名“歇马城”、“盔安城”或“盔干城”,萧太后又令士兵用战靴取土筑起一座点将台,其实这是为了比喻萧银宗率领的兵将众多。

    冠县文体新局文物保护所所长许军介绍,传说萧太后英勇善战,曾率领兵马直逼京师,宋朝皇帝命杨家将出征迎敌,在距此约3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大名金滩镇一带双方排兵布阵,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战金沙滩。萧太后俘虏了杨四郎,看他英俊潇洒便在萧城招他为驸马。“至今村里的老人还说,在晚上登上萧城向西南看,隐隐约约可见到一条大道,伸向远方,那就是四郎探母的大道。”

    许军介绍,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萧城进行过为期2年的考古勘察,考古专家称,萧城城外有护城河,现如今已被填平。由于萧城地处平原,位于黄河故道北侧,萧城城南的召村、召村铺和杨召等村村民都说那是杨家招兵的地方。而在西南约20公里的现田马园、胡马园等村庄的位置则是养马放牧的地方,可见萧城是古时屯兵打仗的城堡。

    回忆>>千年古城现当代也留下精彩故事

    肖城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1938年日本占领馆陶县,日本兵经常到附近村里烧杀掠夺。由于肖城村有城墙的保护,不少八路军潜伏在肖城村内。“白天八路军背着筐就在城墙上割草,其实筐里都放着枪呢,晚上他们趁敌人不注意就会往敌人的驻地上扔手榴弹,闹得鬼子不得安生。”

    “1956年,北馆陶发洪水,整个馆陶镇都是一片汪洋,我们村里有城墙挡着,所以淹得不厉害,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到我们村里避难。”李保祥说,“1963年,张渭河决堤,北馆陶被淹,村民用土将肖城的四个城门堵上,洪水就进不来了,当时解放军将营救出的被困村民都送到肖城村去,可以说城墙是我们村的保护伞。”

    2006年12月,萧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文物保护,肖城村村民成立了防护队,并在城墙上种植了树木防止水土流失。

放大 缩小 默认
冠县萧城遗址气势犹存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