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刊前絮语
由临清汤想到“一滴香
  • 2010年10月14日 作者:
  • 【PDF版】

    □王慧

    本期“人文齐鲁”“饮馔琐忆”栏目选用了临清作者马景瑞撰写的《临清汤》。文章细述了被季羡林等名人赞誉的临清汤是怎样慢火费时地熬制出来的。从奶汤、混汤到清汤汤汤不同,一汤一味,各有讲究,真正体现了中华美食的精粹。

    三聚氰胺让人不敢喝奶,“一滴香”让人谈汤色变,造假者们图的是一时之利,危害的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在最近大众被“一滴香”疑云搅得都不敢在饭店叫汤喝时,看看临清汤的精工制作,是不是该让某些不良餐饮工作者有所警醒呢?

    “老地标的故事”本期刊登的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青岛栈桥。许多人都到过青岛,游玩过栈桥,但对栈桥这座百年建筑的历史沧桑并不是很了解。比如栈桥是因李鸿章而建、历史上还曾两次因台风被巨浪打断、栈桥上的廻澜阁曾被日美海军强占,作为主人的中国人反而不准入内等等。回望这些历史,如今作为青岛标志的栈桥更值得后人保护和热爱。

    “文化传统与当下”大型专题报道已在本报启动,相继刊登了专访许嘉璐、赵启正等文化名人的文章。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是值得所有人参与讨论的话题,所以本期“人文齐鲁”又开辟了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著名学者叶小文撰写的“当下小文谈”等专栏。我们还特意刊登征稿启事,向广大读者征集关于这一话题的稿件。

    讨论传统,意在当下。在今天众多中国人直呼传统失落的时候,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回归传统,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是时代发展中一种必然的文化自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青岛疼痛与繁华的见证
由临清汤想到“一滴香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