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闭幕,短短四天的展会全国各地的非遗精品云集,让省城的民俗艺人大开眼界。“非遗”该如何保护?政府在“非遗”保护中该如何定位?“非遗”该不该走向市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王光营
非遗民俗保护
面临严峻危机
15日-18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这是我的节日,也是全体民俗艺人的节日。”谈及正在济南举办的首届全国“非遗”博览会,济南市民俗艺术馆馆长刘学斌十分激动。他表示,自从非遗博览会开幕以来,他把大部分时间耗在了会场内,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参观,和民俗艺术家交流。
谈及济南的非遗现状,刘学斌告诉记者,济南是面塑之都、黑陶之都,皮影戏、柳子戏等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济南民俗手工艺术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仅处于中上水平,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当前的非遗民俗保护面临着严峻危机。”对此,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也表示,传统民俗艺术和农耕社会紧密相连,民俗艺术和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共通性,但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使它们逐渐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据介绍,在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下,济南市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000余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7项、省级项目33项、市级141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
但还有很多项目由于缺乏保护经费,处在自生自灭的边缘。章丘铁匠技艺精湛,作为一项独特的非遗项目,地方政府虽努力保护,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昔日的铁匠越来越少。而流传于平阴县郭柳沟村的非遗项目“王皮跑灯”、传统民俗“砸山东”、柳子戏等,由于老艺术家的故去,年轻人缺乏兴趣,再加上无资金保障,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者越来越少。
对此,菏泽市民俗艺术馆馆长牛玉新告诉记者,弦索乐、戏曲、坠子等菏泽地方民俗项目由于缺乏市场,每年仅有的几场演出无法支持其发展,国家的扶持资金大部分没有到位。来自江西婺源的徽派木雕艺人俞友鸿也表
示,虽然木雕艺术已被列为非遗项目,除了政策扶持外,资金还没到位,只能靠推向市场维持自身发展。
与此类似,目前济南市只有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部分省级“非遗”项目能够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市级项目目前大都还没有扶持资金。
“非遗”缺少展示舞台
说唱类民俗可能消失
在民俗工艺的传承保护上,民间艺人和专家学者对政府政策、资金扶持的呼唤一直不遗余
力。谈及对传统民俗和非遗项目的保护,众多参展艺人都认为政府首先应该担当责任。
张士闪表示,目前政府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制度,对民俗资源的普查也已完成。本次非遗博览会的举办也是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非遗博览会的举办要有长期规划,最好形成经常性、固定性的制度。
据济南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市政府在非遗保护上做了很多努力,2005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并分别在艺术馆、各县区设立了相应机构。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委员邓相超认为,非遗项目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对这些非遗文化提供资金支持,保证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能够有不低于普通人的生活,这样传承人继承这些文化才会有一定的动力。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针,张士闪认为应坚持“政府主导、学者主脑、民众主体”。与普通的文物古迹不同,非遗具有一定的活态、动态文化内涵,每一项民俗项目最终要落实到传承人身上,他们是民俗传承的主体。应增强传承者的自我意识,将被动保护转变为主动保护,同时政府和学者也应该向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变。
对此,刘学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插手民俗非遗项目的保护和管理,政府要做的只是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提供健康发展的土壤和平台。具体保护工作应交给行业协会运作,行业协会将民间手工艺者组织起来,采用集团化的市场
发展模式,打造齐鲁品牌。
“按照目前的情况,说唱类民俗项目迟早要走向灭亡。”对部分民俗的发展前景,刘学斌在悲观中充满了无奈。以济南为例,戏曲、相声、大鼓等说唱类民俗艺术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间。“这些艺术没有展示的舞台,在公园、广场等地进行表演需要高昂的费用,而且受限制比较多。”
刘学斌建议,将扶持资金直接发放给民俗传承人的做法弊端很多,使用效率非常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开办民俗学校,而学校聘请这些艺人授课,进行资金补偿。这样民俗文化的传承才会摆脱传统的授徒形式,注入现代因素,使其更有生命力。
“非遗”走向市场
是生存还是灭亡
“我这块木刻纯手工制作,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市场价格约为十万元。”在首届非遗博览会现场,俞友鸿告诉记者,在传统民俗项目中,有的完全适合市场的发展,但绝大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只能是失败者,如何将它们成功推向市场、实现自我发展是目前的一个难题。
刘学斌也是一个坚定的民俗工艺市场化倡导者。他认为,讲民俗不能不讲市场,山东的鲁绣、刻瓷、风筝、面塑、泥塑等远近闻名,再加上其背后儒家文化这个唱响国内外的因素,山东的民俗完全具备走向国际舞台的基础。但目前主管部门还是“山东大汉穿着三寸绣花鞋”,自我束缚,放不开手脚。以济南等为代表的北方民俗生产工艺还是家庭作坊模式,80%的民俗艺人不懂市场,没有
品牌意识,在市场开发程度上要落后南方至少20年。
张士闪认为,民俗遗产本身是活态的,有生命力的,需要活的传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创新。比如济南的面塑、泥塑等目前都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创新和改造。民俗艺术是在千百年间形成的,大部分民俗所面临的危机在加重,部分戏曲、传统舞蹈等如果直接推向市场只会加速消亡。对传统民俗艺术应该先保护,让它们有生存的环境,增强其对现代社会和市场的适应能力,然后选择适合市民需要的进行市场化,增强其造血能力。
在非遗博览会现场,来自青岛的民间爱好者谢明郁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通过市场保护文化遗产,很容易因外力介入而损伤其原生性,最终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边缘化、濒危化,保护反而成为一种破坏。大多数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还有待发掘,生命力相当脆弱,在极不成熟的情况下走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路子,只能适得其反。
刘学斌告诉记者,在政府政绩和市场效益的双重激励下,目前申遗的功利性很强。很多民俗争相申遗其出发点是利益,而不是为了民俗的传承和发展,这样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对民俗保护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非遗保护中,市场化尚需立法等一定的配套设施。很多济南本地的剪纸、鲁绣、面塑等艺人纷纷表示,很多产品的市场前景不错,但仿冒品很多,对工艺品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逐渐规范,市场化的保护路子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