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本报评论员 张金岭
看了记者和李师傅的对话,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被感动。除了感动,更重要的是,李师傅的捐赠行动,还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李师傅出生在农村,家里曾为给他凑学费,把四间房子给卖了。李师傅捐赠的动力,也许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但他这样的出身和生活经历,一定是驱动他“隐捐”的因素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知道这些孩子不容易,帮助他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这至少说明,一个有社会底层生活阅历,或者了解社会底层生态的人,在自身生活状况改善之后,更有可能对困境中的人们产生恻隐之心,包括陈光标这样大手笔做慈善的人,其早年都有过艰苦的底层生活经历,也能说明这一点。
相反,一个社会阶层之间关系泾渭分明的社会,便很难有真正的共同情感,这恰恰是今天特别值得警惕的事情。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动态的、不断融合的社会,更容易催生普遍的慈善精神。
李师傅“隐捐”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说每年资助的钱应该有四五万元。如果不是被媒体偶然发现了,像李师傅这样长期坚持“隐捐”的做法,也许永远不会为公众所知,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像李师傅这样的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发现他们,但我们从这样的行动中,看到了“草根慈善”的生命力,看到了我们社会的道德根基。“隐捐”这种“草根慈善”所代表的文化,其实是一种比精致的精英文化更值得珍惜的民间文化,这让我们对民间社会多了一点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