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捐”带来的不仅是感动
  •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 【PDF版】

    口本报评论员 张金岭

    看了记者和李师傅的对话,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被感动。除了感动,更重要的是,李师傅的捐赠行动,还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李师傅出生在农村,家里曾为给他凑学费,把四间房子给卖了。李师傅捐赠的动力,也许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但他这样的出身和生活经历,一定是驱动他“隐捐”的因素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知道这些孩子不容易,帮助他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这至少说明,一个有社会底层生活阅历,或者了解社会底层生态的人,在自身生活状况改善之后,更有可能对困境中的人们产生恻隐之心,包括陈光标这样大手笔做慈善的人,其早年都有过艰苦的底层生活经历,也能说明这一点。

    相反,一个社会阶层之间关系泾渭分明的社会,便很难有真正的共同情感,这恰恰是今天特别值得警惕的事情。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动态的、不断融合的社会,更容易催生普遍的慈善精神。

    李师傅“隐捐”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说每年资助的钱应该有四五万元。如果不是被媒体偶然发现了,像李师傅这样长期坚持“隐捐”的做法,也许永远不会为公众所知,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像李师傅这样的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发现他们,但我们从这样的行动中,看到了“草根慈善”的生命力,看到了我们社会的道德根基。“隐捐”这种“草根慈善”所代表的文化,其实是一种比精致的精英文化更值得珍惜的民间文化,这让我们对民间社会多了一点敬畏之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我是陈光标,也愿站出来”
“隐捐”带来的不仅是感动
“隐捐”让更多人受益
请给他们敬意但勿过分关注
“隐捐”图心安爱心最朴实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