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老师也善武梅花拳赛夺冠军
  •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 【PDF版】

    宋德敏腾空跃起,身手不凡。 本报记者 邹俊美 摄

    本报记者 刘云菲

    他本是个乡镇中学语文教师,可这个“文化人”偏爱梅花拳,这个能文能武的教师就是聊城市开发区韩集乡联校中学的宋德敏。在刚落幕的中国梅花拳第二届演武大会上,他获得散打项目90公斤级冠军和男子拳术项目的亚军。

    拜师:

    考察四年师傅才领进门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拜师收徒”、“尊师敬艺”。宋德敏学梅花拳是拜聊城梅花拳第十八世传人孟昭力为师,拜师的过程实在不容易。孟昭力说,1995年两人同在阳谷县师范,孟昭力是学校的保卫科科长兼体育老师,宋德敏却是刚刚入学的学生。

    梅花拳对拜师收徒要求严格,师傅孟昭力对他足足考察了四年。那时,宋德敏才16岁,孟昭力26岁。“他主动找到我,说想跟我学梅花拳。我没马上答应,私下里在一直观察他。”

    孟昭力说,确定弟子能不能入门,最主要看人品,其次看有没有武术功底,能不能吃苦。通过一件事,孟昭力相中了宋德敏,决定收他为徒。孟昭力说,那时学校在一个村上,偶尔有些附近的小混混来捣乱。有一次,几个小混混到学校来闹事,别人都吓了回去,只有宋德敏敢于挑战,三下两下就把那些人打走了。“我看他有胆量,也很仗义,还有武功底子,就打算收下他为徒。”

    1999年,宋德敏正式拜师学艺,成了孟昭力的入门弟子。“拜师时,徒弟要发誓:一不能仗势欺人,二不能打拳卖艺。这是我们拳派的规矩。”现在,师徒两人常聚在一起切磋拳术。

    学艺:

    每天雷打不动早起练功

    宋德敏不善言谈,说起话来总是微微一笑。谈起武术,他的话变多了。他说,小时候自己很崇拜练武的人,觉得又神秘又神气,就打定主意要学武。“我觉得梅花拳拳术舒展,里面还蕴涵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就想学。”

    宋德敏说,拜师学艺后开始练基本功,每天5点早起练功,晚上再练上2个小时,这些年来,除爱人生小孩时他断过一年,其他时间一直在坚持。“学到入迷时,边走路边琢磨招式,想到哪了,就忍不住练两下。后来老师跟我说,别在路上打拳,别人会笑话的。”他笑着说。

    “练武其实很苦,正腿踢这样的基础动作,现在也要每天练,一天不练,武艺就好像退步了。参加比赛难免受伤,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没法数了。不过,这很能锻炼人的意志,有时心情烦躁了,打上几拳,什么烦恼全忘了。”宋德敏说,在阳谷师范毕业后,他当了小学教师,后来还当过韩集乡中心小学的校长。为贴补家用,他假期去工地打工,一个人能扛起二百斤重的担子,他说:“练武术的人不怕吃苦,有力气。”

    传承:

    儿子想让校长开武术课

    宋德敏热爱武术,这也深深感染了6岁的儿子。宋德敏说,他每天练习武术,孩子看了很感兴趣,他会时常教孩子练习招式,时间长了,孩子成了“小武迷”。“只要一听见要表演武术,他就很兴奋,争着要参加,还让我给他做了套表演服装。他还跑到所在学校校长那儿,非要校长开门武术课。”

    宋德敏说,传统武术是中国的国粹,需要保护和传承。在课余时间,他会给学生们讲解武术精神,教学生练武,每当县、乡举办艺术节或者演出时,他就会组织学生表演武术。“从2008年,学校就组织起了武术表演队,我们鼓励学校的孩子参加各种文艺表演。武术不仅让人强身健体,还能教人做人的道理。现在孩子们不仅会两下子,也变得更自信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老师也善武梅花拳赛夺冠军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