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记者 吴永功
梁实秋曾经在《雅舍小品·书房》中写道:“环境优美,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每天早上,要是你起得足够早,到南山公园走一趟,就会被各种鸟儿与主人间的默契和它们的谐趣机智所折服。各种各样的鸟儿不仅会叽叽喳喳,还会说“老板发财”、“你好”,甚至还能跟你一问一答。当然,有的鸟儿不怎么会说,但是唱得比说得好听,机灵劲儿丝毫不逊于猴子。而主人们一边谈天说地谈养鸟经,一边得意又怜惜地逗着鸟,看起来这也是一道风景。
半个世纪,爱鸟成痴
清晨,天气比前日有些凉。记者来到南山公园的北门,游人不是很多。进入北门,左侧便是一片草坪。一位体态发福的老人,坐在花坛沿儿上,抽着香烟。在他身前不远处的树上,一左一右挂着两个鸟笼,鸟笼里是两只漂亮的画眉,画眉撒欢儿似的跳上跳下,看起来玩得很是欢实。
“有两个遛鸟的刚刚回去了,我再等一会儿。”老人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天气好的话,大家都会在这儿,一般待到8点吧。今天降温了,风又大,出来的人就少了。”老人叫安克学,今年65岁,家住南山公园北侧南通路附近,除了刮风下雨和大雪封门之外,天天上山遛鸟。从十多岁开始,老人开始迷上了鸟。大约在十二三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两只画眉。此后半个世纪,他终日与鸟为伴,从未间断过。最多的时候,他养过40多只鸟,家里简直成了“鸟窝”。而今,画眉、八哥等24只鸟,成为了他的“超级宠物”。
七八年以前,安大爷常常到南山公园里为鸟儿捉虫子,后来,随着环境的变迁,野生的虫子渐渐找不到了,安大爷只得到市场上购买虫子。不过,用手指拿虫子亲自喂鸟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下来。
衣食住行,鸟比人贵
乍一迈进安大爷的家门,着实有些不适应: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鸟笼,将原本简朴而略显拥挤的客厅,显得更为局促,鸟笼里画眉、八哥、鹩哥、翡翠、喜燕、云雀各种鸟儿看得记者眼花缭乱。安大爷将记者领进卧室,在靠近窗户的一端,近三十个鸟笼密密麻麻地挂在房顶,让记者好一阵惊叹。记者观察了一下,大约十平米大的房顶已经被改造过,改造处加装了木格子,以便于悬挂鸟笼。
安大爷养的鸟,个个羽毛光滑,精神抖擞。而这身靓丽的衣装,与安大爷的精心付出密不可分。鸟笼里大多安装着四个陶瓷“餐具”,按照功能分工,餐具里分别放有水、小米、粟米、饲料。每天早晨,安大爷早早起床,将水和料放进“餐具”。
“宁可我不吃不喝,也得让它们吃好。”比起安大爷自己来,鸟儿吃的可大有讲究。从市场上买来饲料之后,安大爷要亲自调食,打开鸡蛋后,将蛋清与蛋黄分离,蛋清留下来自己吃,用蛋黄给鸟儿调饲料。
这些年下来,安大爷家里攒下了五六十个鸟笼,这些鸟笼,一般价格都在百元以上,光这些鸟笼,也价值数千元。
遛鸟也遛人,养心也养身
大凡养鸟,都是以遛鸟为重点。其实,遛鸟的同时也是在“遛人”?所谓“遛人”,就是要起早床,遛鸟来回的路上身体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鸟友之间可以交流养鸟的经验和乐趣。
退休后,安大爷每天早晨不到5点起床,起床后提着鸟笼,慢慢悠悠步行十分钟到达南山公园。在公园里,他与鸟友们嘻嘻哈哈,自得其乐。7点多,他提着鸟笼,再慢慢悠悠步行十分钟回到家,此时,老伴儿已经做好早饭,吃完早饭后,趁着外边阳光正好,他便将鸟儿一笼一笼放到门外晒晒羽毛。十点多,便开始清扫鸟笼……一天下来,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鸟身上。
付出有回报。经过训练,安大爷现在养的八哥不到2岁,就已经学会了十几句烟台话,听到八哥在鸟笼里时不时地自说自话,安大爷就一阵开心。“对呀”、“老板好”、“大虾”、“吃饭”等带着浓重烟台腔调的话,让安大爷每每听起来都感觉特别舒服。
安大爷看着鸟笼里欢叫的画眉很是满足,“干净又有灵气,能学鸡鸣学猫叫……还是个伴儿。”
您身边有这种专注圈子的人物吗?欢迎提供情报,邮箱:qlwb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