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潍坊萝卜为原型创作的26集三维动画片预计将在2011年春节期间在央视播出。潍坊的萝卜就那么活泼泼地跳上了央视。人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对“萝卜娃”的“爹妈”们来说,“生产”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做属于自己的事情
安徽人李少亚在去年6月25日跟朋友一起成立了中动传媒有限公司。1979年出生,工作7年,做过20多种行业的他,最终选择了动漫。7年的打拼他卖过家电、贩过化妆品和工艺品、开过文具店、也卖过服装。但是,7年来他从来都是为别人打工,从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想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情,不能一直做代理了。”李少亚想到了自己曾经喜欢看的动画片。“中国的动漫产业有很多问题,中国90%的动漫公司都是技术人才当老板,不懂营销,资金成了问题。缺钱还怎么做动漫?”他自己觉得,中国动漫目前缺的就是龙头。
作为公司推出的第一部动画片,形象的选择着实让李少亚和编剧卫捷费了一番心思。他想起了潍坊自己的特色。“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左思右想,李少亚渐渐觉得,从93年开始在潍坊生活,潍坊人眼中普普通通的东西在外人看来却是那么新奇。潍坊萝卜、杨家埠年画、潍坊风筝、高密泥老虎,这些独具潍坊民俗特点的东西成为了李少亚动画形象的候选。“民俗的东西其实是最吸引人的,就像中国人看外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一样,潍坊以外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看这些东西也是很新奇的。”于是,他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把这些东西都拍成动画片。
这些看似普通的民俗玩意做成动画并不容易。最后公司决定让比较容易设计的潍坊萝卜成为首部动画片的主角。“蔬菜类题材的动画片在全球来说就很少,而将萝卜作为动画形象的更是仅此一家。”李少亚希望片中的萝卜娃能让中国孩子喜欢上吃蔬菜。而片中受污染之后“变心”的黑心萝卜则倾注了李少亚提倡环保的想法。“动画片不能没有思想。”
“生娃娃”就像打了场仗
“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湖南的、河南的、北京的、潍坊本地的……年龄上有70后、80后甚至还有90后。”这些人员的协调配合都是制作部经理李翔需要考虑的。“不过大家都非常的尽心尽力,也非常的辛苦。”他每天与制作团队呆在一起。从早上8点钟上班,有时为了赶进度常常要加班到后半夜。而第二天技术人员还要按时来上班。“夸张点说就是‘5十2’和‘白加黑’啊。但是公司还是能体谅员工的,如果晚上加班到很晚,第二天可以八九点再来。”
“当时在央视的档期排的是暑期档,片子要在六一前完成。而四月份才正式开始制作,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有的员工胳膊一直麻了两天。”
除了时间的紧迫,与电影拍摄所不同的制作过程中也困难百出。
“我们刚做完第一集的时候,把片子拿去渲染。里面的花心萝卜却老是出问题。 只要一做‘smooth’,萝卜缨子就飞了,每次都这样。于是我们开始仔细找原因。首先想到的是顺序问题,怀疑是不是哪一步的程序搞错了。后来又怀疑是不是加的控制器出了问题。结果我们发现,罪魁确实是控制器,但是这个东西又不可替代。我们又想其他办法。先加了一个链接试试,不行。李翔说,要不再加一层皮,这次问题竟然迎刃而解。”
导演靳海松因为此事对李翔的技术赞不绝口。他说,像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出现七八次,这是动画片制作中的家常便饭。而每次出了问题,虽然让人头疼,感觉像打攻坚战一样,但是他却从来不担心。“问题总会解决,总有办法解决。
我们这帮技术人员功夫很到位,任何问题你都不必担心。我还不记得有哪个问题把我们难得睡不着觉的。”
虽然如此,但客观来说,三维动画片中水火的特效,流水、下雨的场景设计一直都是世界性的难点。“为了让萝卜娃的表情更丰富,我们专门自主研发了一套表情插件,相当于一个程序。”
“一部动画片的制作,需要原画师体会剧本中角色的性格特征,先画出各种人物形象,再由二维制作人员设计成角色,再交给三维制作人员制作出立体逼真的效果,并且加上动作、光线等元素。制作完成后,再进行渲染。”靳海松说,“渲染非常耗时,当时是到北京租借了一个渲染平台,用了200多台8核CPU的电脑,一共日夜不停地渲染了3天才渲染出10集出来。光是租借平台,每天就需要1万块钱。”
乐天的精神,年轻的心
从4月初开始着手制作,到6月1之前“交稿”,制作人员从事着紧张的工作。不过,员工们都说,在二维、三维制作部,经常能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气氛。
一进制作部办公室,人们会感叹技术人员的年轻。他们大部分多是80后,有的甚至是90后,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年轻的心。
萝卜娃原画师曾凡磊,人们都叫他“曾哥”,人们常常以为他是80后,但是他的生日却是在1976年。现在34岁的他脸上还总是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毕业于山东工艺学院,老家高密,有些沉默寡言的他大学里学的是展示专业,并不跟动漫沾边。但是,他从小的爱好就是看漫画。大学毕业之后,工作之余他就自学漫画,没想到,现在成了萝卜娃的设计者。
在三维制作部的办公室,大约30个人的办公桌上每人都摆着一面镜子,连男员工的桌上也不例外。这些员工竟然都这么“自恋”?
“其实,这些镜子并不是用来
梳妆打扮的。动画片的创造靠的是人们的想象,但是有很多动作表情是需要逼真的和自然的。如果凭空想象,只会让人觉得不真实、不像那么回事。比如一个动画角色走路的动作,咱们每个人都走路,但是很少有人特意观察别人走路的细节动作,但这是动画片需要观察的。”导演靳海松说,“所以每个人桌上都有镜子,门口还有一面大镜子,他们要经常在镜子里对照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坐在最后一排的陈圣显,正对着镜子龇牙咧嘴,时而调整着电脑上的各种参数,时而回放片中人物的动作。突然之间,他对着镜子夸张地哈哈大笑。“这就是黑心萝卜大笑时的样子。”
世上万事,先苦后甜
回忆起制作萝卜娃的那段日子,公司的员工都百感交集。老家福建的三维动画组组长陈尚栩说,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团队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两个多月的时间成就了“萝卜娃”,也让这个大家庭中的人们像亲人那样联系在一起。
“有一段时间,我一个同事的亲人刚刚过世,我能看出来他有些消沉。我们一起喝了一次酒。这段时间,我因为体会到他的难过,自己也难过起来。”身在异乡,人们往往是孤独的。“但是,有一天,其他同事看到我们两个人情绪低落,大约也知道些事情概况,有不少人就说,走,咱们一起喝酒去。当时的感觉就是温暖。心里暖暖的。从那之后,我就感觉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越来越像一家人了。”陈尚栩回忆这段往事,眼睛中露出一种欣慰的神情。
为了赶时间,陈尚栩常常加班。“有时我是比较喜欢晚上工作的,夜深人静,心也能静下来,专心地做动画。” 可是那次,因为劳累他的整支左臂整整麻了两天。
事情总是先苦后甜,第一部动画片就上了央视,这是一群年轻人很自豪。陈尚栩说,最幸福的时候,是萝卜娃制作完成那天。“所有人都很兴奋,紧张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大家伙去酒店吃了一顿庆功宴,又去KTⅴ闹腾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