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落幕了。
此次世博会参观人数近7300万人次,这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世界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综合性展览。
而这些给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巨大的门票收益,加上世博赞助费用、特许商品销售收益等超过预期,上海世博会运营层面盈利几成定局。而世博会留下的5.28平方公里土地,也将给上海带来惊人收益。
而对于上海,世博或有更大的意义———促进上海城市产业转型。
盘点账本确定盈利
上海世博会落幕之际,账本的盘点引人关注———这届世博盈利了吗?
记者先后咨询三位世博相关官员,均表示尚未统计这方面数据。此前,对于世博是否盈利,上海方面一直较为低调,表示目标是“不赔不赚”。
据了解,世博会收入来源主要包括门票、园区内餐饮及商品销售、中外企业赞助、世博会特许商品销售等。
“这当中,门票收入的利润将占运营资金的50%以上;第二部分利润来自赞助商及全球合作伙伴;第三部分利润来源于延伸产品销售利润,其总销售额将达50亿元。”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顾问黄耀诚解释说。
按照世博局的初步估算,运营层面将有106亿元的收入,而上海世博会运营总投资也是106亿元。
门票收入方面,假设7200万人按照7200万张门票计算(注:有部分是多次票,比全价票要便宜,另有400多万张票是上海市政府赠送给市民的,暂计算在售票范畴内),以每张门票都是全价160元计算(有部分为夜间票,票价为90元),最高销售额约为115.2亿元。
此前上海方面也公布3771万多张票收入50亿元,这与7200万张票收入为115.2亿元基本匹配。
不过,初步估算的115.2亿元门票的收入并不是全部流入政府的钱袋,因为在门票销售渠道中有众多代理商等,需要支付佣金。
这可能意味着有20%左右的佣金需要支付,扣除这部分,世博门票收入约82.16亿元。
本届世博特许商品销售超过300亿元。有媒体将该收入纳入上海地方政府收入,事实上,300亿收入只有部分归上海地方,其余乃经销商和生产商收入。
此前官方曾预测特许商品销售额约在200亿元,并将带来50亿元的利润,照此推算,300亿元或将带来约75亿元的利润。
赞助资金收入方面,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赞助约为70亿元。
世博收入的另一大进项在零售领域。世博“中报”显示,园区餐饮营业额与零售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商业零售营业总额约10亿元,合计接近30亿元,若后半期按照同一进度推进,则整个世博期间园区内收入约60亿元。
据了解,世博方对餐饮等商家提成比例为3%,这意味着这一块上海方面至少有1.8亿元的收入。
如以上述数据预测计算,整个世博会市场收入将超过228.96亿元,加上诸如场馆租赁收入等其他进项,上海世博会在运营层面的盈利几成定局。
园区土地收益巨大
可是,如果世博的投入领域包含场馆建设、拆迁等支出,则单靠初步估算的这228.96亿元,还不足以实现盈利。
事实上,上海市长韩正在今年1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世博会的场馆建设,经过国家批准,总投资控制在180亿元。”
幸好,对于上海而言,后世博时代,世博园区板块更大的收益有望远远超过建设所花费的180亿元。世博园区土地在后世博期间的开发中,将收益巨大。
此前,世博园附近黄浦江沿岸E18地块在9月8日竞拍,起始价达34.1646亿元,起始楼面地价达25113元/平方米。
这就意味着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土地,未来的出让收入将以百亿计。
这块土地卖出百亿高价,也只是后世博红利的一小部分,地处上海核心地区的后世博板块的综合开发,将给上海带来更高额的财富。
据估算,世博园区未来写字楼区域包括100万平方米的办公区域、2.5万平方米的展馆面积和配套的商铺及住宅开发项目。
世博会的收入还体现在世博的带动效应上。
“包括酒店、交通、通信、餐饮等在内的13个产业都能从世博会中直接得益。”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表示。
陈信康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预计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增量消费”将达468.64亿元人民币。
上海交通现代化提前20年
而世博给上海带来的最大契机在于促进城市的转型。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世博会的收益不是能用其成本投入来衡量的,它将体现在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发展当中。
“没有世博会,这些交通设施也将现代化,但不会这么密集,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交通现代化提前20年完成。”这是上海世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的估算。
此前的2008年,上海GDP增长率为9.7%,17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2009年上海GDP增幅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是199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这其中很大程度缘于上海力推从制造业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转型所带来的阵痛。
世博会的适时到来,无疑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宝贵的契机。
汉诺威世博会为德国带来10万个工作机会,日本筑波世博会创造了高达45.7万个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大多集中在管理、经营、创意、文化娱乐、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领域。
规模更大的上海世博会亦带来了更多的土地、人才、理念等资源。
按照规划,从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的东西走向地带和黄浦江两岸地带,将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阵地。
这当中,世博区域被定位为“新的高端服务经济聚集区”,将集聚本土跨国企业总部、国际知名企业洲际总部、国际组织机构,着力提升文化交流、公共活动、商务会展功能,使之成为上海国际化新地标。
世博区域还被上海十二五规划定为浦江两岸开发领域的核心地带之一。
本版稿件据《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