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蓄着大胡子的深圳“知名房地产投资人”邹建明吗?他现在不炒房,改炒股
了。前日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周围的朋友都不买楼了,80%转向股市,随便几个朋友几千万进去没有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楼市投资最多的浙江、福建等地,炒楼资金也在大幅度流入股市。北京地产评论人杨少锋:“我们调查了100名手上有富余资金的投资者,40%从楼市投向股市。”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10月份证券公司托管资金比上个月增加了200%以上,新增资金流动情况比较明显。”
民间“热钱”有三大流向:楼市、股市和大宗商品。现在,热钱正被从楼市驱赶到股市和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方面,从先前的大蒜、绿豆、金饰品、棉花(29220,1395.00,5.01%)、糖、煤炭等的涨价,到最近的黄花梨木、中药材、苹果等涨价,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游资推动的身影。
热钱为什么不愿意流向实业,而是频频流入上述领域?
热钱是“快钱”,“逐利”和“自由进出”是其两大基本要求。实业方面,虽然国家放低了民资进入的门槛,但毕竟投资周期长,且面临很大的政策不确定性。只有股市和大宗商品才能满足热钱“嗜血”和“自由”的本性。
热钱冲击股市和大宗商品的力度、效果是不一样的。大宗商品由于与国计民生和实业发展联系直接而紧密,历来是国家严密防范的领域,一旦暴涨必予严打。而且,大宗商品不易变现的天然缺陷,也使热钱敬畏三分。
股市则不同。一则股市容量大,投进100亿元仅仅溅起一点小水花;二则股市变现迅速,1秒钟就能完成进出;三是适当维持股市泡沫对国家和实业有利。热钱不是不愿意投入实业吗?好,通过IPO(发行新股),由上市公司把热钱集中起来投入实业。这相当于引导热钱“曲线”投入实业,既能满足实业的资金需要,又能满足热钱逐利和分散风险的需要。
国家会如何对待热钱?一是连续加息,全面回收流动性;二是对大宗商品涨价主要实行行政干预—————这个不许炒,那个不许动;三是对股市分阶段采取措施:对(沪指)3000—3500点的“泡沫”佯装不知,对3500—4000点好言提醒,对4000—5000点小幅加压,5000点以上则严厉打击。
假如您有幸有一点“热钱”(现钱),又不想存到银行慢慢贬值,该投到哪里呢?结论很明确:进股市。只有股市才能容纳庞大的热钱,只有股市才能在现阶段使国家、企业、投资者三方都满意。至于收拾将来股市泡沫破灭留下的烂摊子,那是后话。
(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