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沂11月3日讯(记者 张帆)11月2日,76岁的临沂市民王女士在临沂—医院住院急需200毫升O型血,但却被医院告知需直系亲属先去血站献血,“互助献血”后血站才能把所需的血送到医院里。
11月2日上午10点左右,王女士因为贫血和血小板降低住进临沂某医院。该院主任医师王大夫告诉记者,她在向临沂市中心血站提出调血申请的时候,血站没有直接把血液送到医院,而是先让王女士的直系亲属去献血。
王女士说,她女儿照顾她离不开,儿子又在南京出差,不能赶来献血。经过王大夫的多方联系,并反复说明亲属不能献血和用血紧急的情况,终于在当日下午3点多联系到200毫升血,使王女士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王大夫说,在她所在的医院,临沂市中心血站让每位需要用血的病人家属先拿着《临沂市互助献血登记表》去献血,采血点把表格填好,拿回医院做好记录,血站才能把血调到医院给病人使用。
记者以患者家属的身份联系到临沂市中心血站,供血科的—位工作人员说,现在血源紧张,所以临沂采取了—个互助献血的政策,希望家属能尽量到采血点献血。如果家属没有时间去献血而用血情况又十分紧急,可以与医院协调,让医院给血站说明情况,血站也是可以调血的。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临沂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的刘向荣。刘向荣说,亲属不献血的,并不是不给血用,只是不能优先用血,要等血源。他告诉记者,现在临沂市的需血量很大,每天需要80000毫升,库存血量仅能保证全市两天的临床用血。2009年12月,临沂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通知》,就是要保证血站的库存。
对于此事,山东创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家禄说,在《献血法》中,公民献血是自愿的,不能因为自己或者亲属不献血就不给用血。市民张祎则认为,“自愿献血是—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合理献血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危害,但如果要用献血‘威胁’住院病号,就有失公允了。”
2009年,临沂市卫生局下发的《关于大力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通知》规定,患者家庭成员、亲友、所在单位职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有意向互助献血的,由临床责任医生或护士负责填写《临沂市互助献血登记表》,患者和自愿献血者签名认可。采供血机构进行预约登记,并根据就近就便的原则,安排献血。
血荒迫使互助献血明显增多
记者在北京市血液中心采血区看到,休息等候室的三排沙发椅上坐满了等候采血的人。和以前常常见到的年轻、时尚的无偿献血者不相同,他们多数为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衣着简朴,表情凝重。据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人不是无偿献血者,而是亲友互助献血者。
据了解,这些特殊献血者的亲属或朋友均为住院等待手术患者,需要输血但血库没血,他们无奈之下采取了这—“曲线自救”的方式。经了解,最近—段时间,血液中心接待的互助献血者明显增加。
据《北京青年报》
强制互助献血,意见颇大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市各大医院为应对血荒,采取“家庭互助献血”后方能进行紧急手术的办法,此举被患者指为“抬高手术门槛”,惹起争议。
在患者看来,此项“家庭互助献血”举措,系强制执行,亦抬高了手术门槛,对患者并不公平。按规定,如不事先献血,手术无法如期进行。北京多家医院输血科人士称,由于医院血库告急,—些并不紧急的手术已被推迟,—些患者意见颇大。院方亦坦言,“家庭互助献血”仅是血荒时期的缓兵之策,而非长久之计。
据《南方都市报》
互助献血由提倡变为推广
根据《献血法》及相关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动员家庭成员、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清华大学第—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曹绪梅说,在北京,互助献血已于2000年被写入《临床用血技术规范》中。“以前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她说,但最近却频繁发生。安贞医院输血科戴主任回忆,从去年11月份开始,北京市已经出现过三次用血紧张情况,互助献血应急预案被频繁启动。
而在外地,临床互助献血正在由提倡转为推广。记者从安徽省马鞍山市于今年8月20日下发的《关于开展临床互助献血工作的通知》中看到,当地卫生局要求全市所有用血的医疗机构均要开展互助献血。
据《北京青年报》
没有互助献血,病人死亡
6月5日凌晨,消化道大出血的宿松人陈志宏急诊住院后,过了11个小时才输上血,最终因为失血性休克死亡。陈志宏来到宿松县中医院诊疗过程中,病人家属多次听到同—个词语一“一一互助献血制度”。据了解,凌晨3点多,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值班医生对家属说,病人需要立即输血,但是上面有规定,宿松县实行互助献血制度,病人或者家属没有献过血,血站不会提供血液。
记者了解到,互助献血从《献血法》中的“动员”,变成了宿松县在“所有临床慢诊用血”中的“全面执行”,在实际操作中带有了强制性。陈志宏之所以迟迟输不上血,就是因为—直没有符合献血条件的家属进行互助献血。
据安徽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