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做过皇城,但济南城和它的建筑都是中规中矩不越礼的。大院进深和房屋间数都是按规程来做,众多民宅古建筑中,从未发现有违规使用斗拱的,谨守本分。
●古代建筑,表现的是一种忠孝文化和诚信文化的建筑理念的遵循。那时候的工匠不仅仅是建筑工匠,他们普遍有“职业道德”———对事业的敬重,对行业祖师爷的尊崇,对“建设方”即东家工钱的真诚回报……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所以说,保护古建筑、传承古建筑、解读古建筑,在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中是相辅相成的。需要一些人更多地懂得这一点。
本报记者 董从哲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南这座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一代代风流雅士在此留名,更有一片片历史街区和优秀古建筑在城内遗存。
然而,在近年求高求大求新的城建开发热潮中,一片片历史文化街区被挖掘机夷为平地,相当多的特色古建筑未来得及解读便惨遭灭顶之灾。
高都司巷、县西巷片区、大明湖片区、卫巷、宽厚所街及舜井街片区、鞭指巷及省府前街片区、苗家巷、魏家庄片区、普利街片区,岱宗街周边都先后拆迁……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一位地道的济南人,从事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三十余年。本着“对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热爱,对地上老建筑基于专业性了解所产生的真挚感情,一个文化界人士应有的古建筑审美视角”,李铭为济南老街巷、老建筑的保护不遗余力,不计得失。
近日,李铭接受了记者专访。就老济南历史文化片区的整体价值,济南城老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保护这些老建筑的深层意义,李铭进行了通俗的阐释和解读。
老建筑是最鲜活的文化传承载体
记者:作为一位文化界人士,一位负责本地文化考古工作的官员,您怎么看待济南的历史文化名城现状?为什么您一直在呼吁最大限度地保留那些历史建筑和街巷片区?
李铭:我一直有一种深深的焦虑感。我干了30多年的文物考古和保护,对地上和地下的文物遗存了解越多,越对济南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消蚀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来自我对这项工作投入的感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古建筑富含的文化信息的不断解读,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精华传承的内心感受。
古建筑、老街巷,是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基所在。它们是直观的历史,是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对人的感染力比平面的历史强很多倍。从简单的文化传承和道德精华养育上来说,它们直观性强,说服教育力大,是一种有生命的建筑物。所以我认为,这些东西不能从物质形态上消灭,而应该尽力予以原地保留。有人说,为这些老街巷、老建筑录像留存了,不也是一种保留保护?我说不是。这是一种资料保存手段,不是文物保护办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理解成一种建筑物。
传统的建筑形式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忠孝两字治理天下,这俩字也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里。无论是皇城布局还是济南传统的四合院,其实都是以中轴线布局方式一以贯之的形式变化,尊长者总是居住在最重要的方位,其余处在偏侧和从属的地位,这种排列本身就有一种思想的影响,建筑,无形中成为忠、孝、做人态度等最直接的说服教育手段。我们说忠,不见得是原先对皇帝的忠,也是对祖先的忠,对做人本分的忠,继而演化成工作中对职责的忠,对事业的忠。一旦没有了忠和孝,文化传统、国家和意识形态都会乱,牵涉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发展和文化传承。
虽然没有做过皇城,但济南城和它的建筑都是中规中矩不越礼的。大院进深和房屋间数都是按规程来做,众多民宅古建筑中,从未发现有违规使用斗拱的,谨守本分。这里面,包括已经拆除了的丁宝桢宅邸也一样,但丁宅和民宅却还是设计出了截然差别,显得守礼却不失威严、大气。可是这些都拆掉了,后人再也没有机会去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建筑能告诉我们很多,但我们对它们了解还太少,我们不了解它们之前更要善待它,留待子孙后代再去体会、解读。
我们拆除了很多不该拆除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起来的许多建筑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在以前,三四百里不同俗,现在,你坐上火车,需要跑到上千公里之外才能看到点地域差异。这是国内城建的败笔,也是对本土文化失去坚守、本地建筑大拆大建之后的可悲。
建筑里面凝聚的是精神或信仰
记者:我们注意到,一些市民对现有的建筑质量不满意,而那些老建筑,虽然经历那么多年风雨,拆起来却很费力气,仍然很结实。这说明什么?这里面有什么文化含义,给我们什么启发?
李铭:中国的古建筑,多是以砖木结构为主、框架结构的体系,墙并不承重,所谓墙倒屋不塌。它们使用最简便的材料建造最复杂的建筑,而现在的高楼大厦,建筑形式上没有超过以往,却是以最复杂的材料和工艺搭建最简单的建筑,再高的楼,也是简单的堆砌而已。
古建筑有传统美学的丰富体现。它们外观以曲线为主,大屋顶,大气漂亮。无论从建筑美学角度还是质量角度,都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验证,证明是成功和科学的。现在的建筑,不仅仅面临建筑工艺的失传,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建筑质量的传承损失。
古代建筑,表现的是一种忠孝文化和诚信文化的建筑理念的遵循。那时候的工匠不仅仅是建筑工匠,他们普遍有“职业道德”———对事业的敬重,对行业祖师爷的尊崇,对“建设方”即东家工钱的真诚回报……在这种建筑信念支配下,这些工匠的作品就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要力争极致完美的良心之作。因而建筑质量是令人放心的,不会有什么楼倒倒、楼歪歪之类。而现在一些建筑者,没有敬畏之心,没有忠于本职工作的思想信仰,甚至为了金钱利益罔顾道德,建筑质量怎么会让人放心?没有精神的人建筑的大楼就没有思想内涵,就谈不上有质量。
一个群体的精神体系垮了,一切高尚的东西都会滑坡、垮塌,建筑还是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所以说,保护古建筑、传承古建筑、解读古建筑,在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中是相辅相成的。需要一些人更多地懂得这一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建筑值得保护
记者:在媒体的报道中,我注意到您对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也极力保护,请谈谈这个年代的建筑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李铭:国家有超前的规划,20世纪的文化遗产文物也需要保护。前面讲过,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的凝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是有精神的,有信仰的建筑,是人民当家做主后,人民得解放的精神状态下力量、智慧的体现。
前段时间济南拆除中国电影院,我感觉可惜得很,到现场不下十余次,拍片研究。越了解它,我越发现这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令人感动。它的部件很到位,美感十足,结实得很,屋顶上,工人用大锤都砸不动。60多年了,屋顶的绿瓦都不脱釉,外墙砖就像磨过一样平滑,那时候砖制作得好,垒砌得好。为什么?建筑时,工人们倾注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深情和信仰,不惜力气,不惜材料,不惜智慧,赋予它一座有生命和精神的建筑。你看它的宽屋大顶,那是皇家建筑、寺庙建筑才能使用的建筑形式,现在建成了人民自己的休闲场所电影院,人们也能享用这样的漂亮建筑了,你说,这样的建筑包含着多少意义在里面?包括泉城路上原先的百货大楼都一样,是有精神的建筑,漂亮的建筑,值得济南保留的建筑。
研究发现,这些建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朴实、大气、几十年不落后,功能拓展性强。你看,南郊宾馆现在不是也很好用,不落伍。可是很多当今的建筑建成不久就被淘汰了,原因是它被证明不合用了。又比如那时代的电影院,可以轻松被改造成其他功能的设施,比如饭店、宾馆等等。可是你要改改现在的电影院试试?
采访中李铭认为,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城市的建筑,那是前人或者祖先留下的东西,值得我们尊重。尊重它们,就是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哪怕再“土”,再“不重要”。那是我们的本土文化,是能让别人尊重我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