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3日讯(见习记者 柳斌 通讯员 王传江)从199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至今,农民普查员杨从河参与了三次人口普查。杨从河感慨不已,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从河今年58岁,是莱山区解家庄街道结子沟村的村民,1990年是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担任结子沟会计的杨从河积极报名参加了人口普查员的培训,对全村的人口进行普查登记。
“那时候的普查表比较简单,共有21项内容,没有长短表之分,到村里敲门登记‘一呼百应’,统计起来非常容易。”杨从河说。
到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杨从河又积极报了名。此次的登记表区分长表短表,和现在一样,一成住户填写长表,长表有49项内容,但对于人口分离的只统计一次,对人口分离的户籍地不统计。
“这次人口普查的长表有45项,统计的内容比前几次更加详细了,内容分类也更加细致了。”杨从河说,“从一个普查员的角度来看,二十年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杨从河介绍,在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房屋面积也在统计之列,那时候,村民的住房面积在40—50平方米,此次统计的房屋面积在80—100平方米,房屋面积比之前翻了一番;之前的厕所都是在墙角挖一个坑,围上栅栏就是厕所,现在村民家的厕所都很“豪华”,家家都是冲水式的;1990年普查,村民的社会保障基本没有,现在很多村民已经有了补助和补贴;农村的流动人口比例从20年前的接近为零到现在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