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支英琦
这样大气魄的画面,是苏汉臣的心性修炼所凝。只有安静的心,才能听得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吟唱,才能在沧桑岁月里葆有一颗鲜活的童心,一颗日常生活的欢喜心。
秋天的庭院里,一柱擎天的瘦石旁,大簇的芙蓉摇曳生姿,似乎可以闻到微风传送的馨香,兼有金黄的雏菊点缀其间,秋天的况味愈加浓厚了。
看啊,谁家的两个稚子,正围着螺钿漆墩玩耍,看他们专心致志的样子,一定是被自己的游戏吸引了,略显急躁的小弟弟,衣领滑下了肩也无暇顾及,而一侧的姐姐要沉静得多,她正细心地教导着小弟弟。两个孩子的性情特征,从他们的神态上表现得已经很是具象了,小弟弟的顽皮好动,大姐姐的文静娴雅,全在他们的眼睛情态中显露无遗。两个孩子玩得太投入了,似乎忘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在一旁的另一张螺钿漆墩上,杂乱地摆放着其他玩具,他们该是刚刚在花丛间追打嬉闹过,把玩具搞乱了,而花丛,也被他们碰得花枝乱颤,刚刚才恢复了静静的样子。
还有什么比描绘天真烂漫的孩童嬉戏更能表现日常生活的欢欣与安宁?南宋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在静态中挖掘出儿童纯洁的心灵之美。这种美,是以细腻的笔法描绘的。两个锦衣孩童,无论从头发、眉目,还是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孩子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于纸上,令人心生爱怜,写实的程度,达到了栩栩如生的程度,后人用“着色鲜润、体度如生”来形容苏汉臣的婴嬉画风,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
这婴嬉场面如此生动,不知要耗费苏汉臣多少灯油。其实,除了生动谐趣的婴嬉,单单是那摇曳生姿的花卉,就够苏氏精心描画些日子的。你看,那绕着湖石盛开的木芙蓉花,花朵妍丽,枝叶扶疏,富贵中有野逸,而簇拥在下方灼灼开放的菊花,也是一派天然。花卉俯仰,湖石有姿,稚子谐趣,一幅动静相宜、人物与花卉相映生辉的画面,跃然于纸上矣。怪不得张大千先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这幅画时唏嘘慨叹:“古人真是无所不能,这本是一张人物画,但是你看看这一丛木芙蓉花,现在哪还有这个样子的大气魄的花鸟画家?”
这样大气魄的画面,是苏汉臣的心性修炼所凝。只有安静的心,才能听得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吟唱,才能在沧桑岁月里葆有一颗鲜活的童心,一颗日常生活的欢喜心。
而这种童心和欢喜心,在日益热闹的今天,是我们更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