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当尊重独立思考的选择
  • 2010年11月10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在很多大学生看来,泰山学堂简直就是成功的摇篮。两名大学生却毅然选择了退出,随之而来的是旁人的吃惊、不解。

    对于立志做科学家的大学生来说,泰山学堂几乎提供了最优势的教育资源,堪称成功捷径,但对于志向不在于此的学生来说,反而会因为这些超乎寻常的投入倍感压力。两位大学生做出了关系人生前途的选择,应该不是一时的冲动。对于年轻人的选择,我们应该给予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支持。

    成为科学家固然是成才,不能成为科学家也一样可以做出一番事业。“钱学森之问”曾经引发了全社会对于教育的反思,不少大学都制定了培养大师的目标。但能否培养出大师又不仅仅取决于学术水准的高低和教育资源的投入,有没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可能更为关键。

    这个先进理念不一定非要很超前,回到传统的“因材施教”也未尝不可。培养科学家不是培养一个技工,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获得成功。如果两位学生只是迫于家庭的期望或者社会的成见,在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领域里随波逐流,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人才的浪费。

    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碑铭中提出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些话语在大师稀缺的年代依然有着宝贵的价值。两位刚刚迈进大学的年轻人或许还不够成熟,但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比成功更可贵的独立和自由。所以,对于两位“泰山生”的退出,我们也不必太惊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本来就不想当科学家”
应当尊重独立思考的选择
教育问责将指向“门外汉”官员
华东六省一市机关工会研讨会在济召开
全省业余记者评选十佳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