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厅内孩子们都哭了:
“不想离开这个家,不想和大爷分开”
  • 2010年11月17日 作者:
  • 【PDF版】

    16日12时10分,郑承镇收养的流浪孩子集体乘车前往殡仪馆,眼泪、叹息、沉默、迷茫,在25分钟的车程中,他们好像走过了一生。

    年龄并非最长的刘少林是这些孩子的“领头羊”,一上车他就默默坐在了后面的座位上。谈及当时的想法,他告诉记者:“坐在车上什么都想,想大爷,想以后的生活,可脑子乱得什么都想不起来,我们只有迷茫。”

    23岁的朱超缓慢地走出

    家门,刚一回头,两行热泪就从红肿的眼眶内溢出来,直到走进车中,他还在不断地抽泣着。11岁时,流浪的朱超被郑承镇收养,跟着老人生活了十几年。最近几年,在郑承镇的支持下,朱超开了一个小饭馆。

    “在大爷去世当天,朱大哥就赶过来了,守了两夜灵。”刘少林告诉记者。

    36岁的杨绪朋是唯一陪伴郑老走过最后一程的人,从老人去世到现在,身患尿毒症的他忙前忙后,还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次。

    “如果没有大爷,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杨绪朋此前曾告诉记者,他十几岁时被郑承镇收养,后来身患尿毒症,曾想到过自杀,是郑大爷苦苦劝导他坚强地活下去。郑大爷还给他腾出房间居住,联系医院做透析,前后付出了很多。

    “大爷走了,我的生活也没有依靠了,不知道以后还能去哪里。”说到这里,杨绪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汽车在缓慢行驶着,一向倔强的蔡高锋一路上都把头埋在窗户上,两眼望着窗外;站了一路的赵继阳眼含泪水;9岁的董计旭和11岁的范洋洋依,在哥哥们身边,已经没了平时的调皮劲儿。

    “我们不想离开这个家,不想和大爷分开。”12时35分,汽车缓缓停在了粟山殡仪馆院内。在告别厅内,在老人的遗容前,孩子们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千市民自发送别好人郑承镇
郑承镇值得市民学习
替老郑管好他的孩子
“不想离开这个家,不想和大爷分开”
送别方式虽有不同,都是带着对老人的敬意而来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