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城多少事 且看老街巷
傅斯年的老师住名医胡煜堂对门
  • 2010年11月19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刘云菲

    步云阁街南首是抗日民族英雄金方昌的故居,北首曾住着教育世家出身的傅文山,古棚街曾是聊城的美食一条街,傅斯年的启蒙老师孙达臣和清朝胡煜堂都安家在这条街上……东昌府区政协文史学习宣传委员会正在汇编《东昌老街巷》一书,书中收录了历史上东昌古城中的100多条老街巷。这些老街巷都各有来历,各有故事。

    步云阁街:南出民族英雄,北有教育世家

    沿着聊城四中向西南方向走约200米,有条南北的小巷,以前这里叫“步云阁街”。现在小巷还有几家住户没搬走,最北头的门牌上写着“步云阁街6号”。街边的一位老人说,以前南北步云阁街隔着一条路,路中间有个阁楼,考中的秀才都要经过这里去文庙拜孔子,求平步青云。

    “步云阁街5号”是抗日民族英雄金方昌的故居。屋子现在的女主人马蒙娜,是金方昌的孙媳妇。马蒙娜说,从1987年她嫁过来,一直伺候爷爷金永昌——金方昌的大哥。她对金方昌的印象只停留在他是一名抗日民族英雄。“听爷爷说过,四爷爷金方昌从小性格倔强,被俘后,日伪军挖去他一只眼,打折他一只胳膊,他还是不屈服,最后被杀害了。”

    住北步云阁街上的一些老人说,100多年前,教育家傅文山的家也在这里。东昌府区政协文史员高文广说,傅文山曾担任过莒县警察局长,后来辞职回到老家,主持道院、赈济百姓。“他一生从事慈善事业,在研究民族语言上很有建树,他的儿女都从事教育,是个教育世家。”

    古棚街:傅斯年的老师和名医住对门

    古棚街在古楼西街中段的西口往北,是一条长约半里的小街,现在只留下一排排砖房。旧时,这里不仅有许多地方名吃,还出了一些名流志士。

    高文广说,古棚街向南路东的第一家,是清末民初名塾师孙达臣的故居,他是著名学者、史学家傅斯年的启蒙老师。“在抗战胜利后,孙达臣曾任聊城县参议员,他和陈兰村、刘玉合作为城内群众代表参与了1946年在聊城举行的‘国共和谈’”。

    高文广说,傅斯年年幼时就在孙达臣的私塾学习,后来转学去了文明街上的朱府。孙达臣对学生严格,这也为傅斯年的古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住孙达臣家对门的胡家在清朝时期也是书香门第,最有名的当属名医胡煜堂,他病逝于光绪年间,享年75岁。现在,胡煜堂家的老房子还在胡家的大院里,老房子是茅草土坯屋。高文广说,胡煜堂曾为同治年间山东巡抚丁宝祯医治过毒疮,丁宝祯病愈后,亲笔写下了“唯有仁心得仁术,不为良相作良医”的对联相赠。“对联被其后人珍藏了数十年,文革时被当作‘四旧烧掉了,他的外科秘方也失传了。”

    考院街:“靳氏家族”定居在这儿

    古城区楼南大街南门里路西第一条长约200米的东西街,在明、清两代是东昌府所属各州县的“童试”场所(考秀才)的地方,先后称为“考院”、“试院”、“考棚”、“校士馆”,就坐落在现在的聊城市教育学院内,曾为明、清两朝输送了一大批的栋梁之才。

    东昌府区政协文史学习宣传委员会主任王彦华说,考院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街,“靳氏家族”就定居在街的中段路南。靳氏家族共计出了两个进士,靳文锐和靳登泰;四个举人,靳文钟、靳文钧、靳春泰和靳绶熙;还有四个贡生,靳凤杲、靳介熙、靳缮熙和靳维熙。其中,靳维熙组织了几十人共同编写了《聊城县志》、《东阿县志》18卷首一卷和《续修东阿县志》16卷首一卷,给聊城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斯年的老师住名医胡煜堂对门
东昌老街巷命名原则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