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寇润涛
作为一位66岁的老人,家住烟台市福山区的王仁平,受家庭熏陶,自幼喜好收藏。据他介绍,范曾、娄师白、关山月等名家名作,都在他的收藏名单中。
“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是王仁平老人的收藏理念。目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建成一座公益性博物馆,同时,他还用收藏所赚来的部分资金,救助贫困孩子。
11月3日,记者来到王仁平家中。刚迈进屋门,记者就被满屋古香古色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屋内悬挂着一幅幅书画作品,欧阳中石、范曾等著名艺术家署名的作品映入眼帘。
王仁平告诉记者,他祖籍莱西,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对周围的一些稀罕“玩意儿”很好奇,遇到自己喜欢的便收藏起来。小时候玩的溜溜球就是当年老姥爷在朝中做官时用的朝珠。
王仁平来到烟台后,并未放弃收藏的喜好。有一次,他到附近的老乡家吃饭,看上了灶台上两个装油用的“五盆”,便用自己积攒的大米给老乡换了回来。
“那种瓷盆都是明清时官窑里出来的,我看着喜欢就用一些东西给他们换。”王仁平说,他年轻时的藏品都是因为自己喜欢才收藏的。
淘藏品结交画家朋友
说起自己现在收藏的一些名人、大家的书画作品,王仁平坦白讲:“现在我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买我收藏的这些书画。”但是,他觉得这些藏品就像与他有缘,因此才在他手里保管。
王仁平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在北京的时候,他就经常到琉璃厂附近转悠,遇到喜欢的古物就买下。“都是用平时省下来的钱买的。”
因为收藏的原因,王仁平结交了不少画家。“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平时在北京扫大街的画家,他感动的热泪盈眶,当场为我创作了一幅作品。”王仁平说。
如今,王仁平所交往的很多名家都相继故去了。他说:“当时只是觉得这些艺术家处境艰难而帮助他们,没想到回赠的字画如今已是珍贵的藏品,这也算是为善之报吧。”
欲“割爱”自建博物馆
王仁平老人今年已经66岁了,他告诉记者,尽管他现在有上千件珍贵藏品,但是用他的一句话形容:“生带不来,死带不走”。他的收藏理念就是:源于社会的东西,都应回报社会。
在王仁平的藏室里,一副书法作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欧阳中石老先生亲笔为王仁平题写。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仁平告诉记者,两人是很好的朋友,他把自己的收藏理念告诉了欧阳中石,对方非常钦佩他的这种想法。于是提笔为他写下了这俊朗而又飘逸的十个大字。
最近,王仁平正计划着筹办一场拍卖会,为了建博物馆,不得不选择“割肉”,将自己一部分合适推向市场的画作进行拍卖。
呼吁关注贫困娃
除了收藏,王仁平老人还有一个心愿,他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唤起更多人关注学习刻苦却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孩子。
王仁平告诉记者,年轻时的清贫生活让他认识到钱财对于贫困学生的重要性。“每当从报纸上看到孩子们因为家里没钱而上不起学,我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所以我决心用自己有限的财力建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2007年,王仁平将自己收藏的部分名家书画捐献给了威海市红十字会。“他们有一个专门建立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春蕾基金,拍卖书画家捐赠的作品,所得善款用于救助白血病儿童,所以我就捐了,只要用于救助贫困孩子,我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