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数字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侧重工作技能培养,就业前景被看好
专业硕士,岛城报考升温
  • 2010年11月25日 作者:
  • 【PDF版】

    两名学生展示考研确认信息所需要的相关证明。

    本报记者 张晓鹏 摄

    本报记者 王笑 于健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历了一番“寒流”的专业硕士今年开始升温。在岛城多所高校,2011年专业硕士报考人数明显增加,在部分高校,专业硕士报名人数甚至超学术型硕士,成了考研的主力军。不少学生表示,专业硕士多注重对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针对性较强,其就业前景应该看好。

    科大专业硕士报名翻番人数首超学术型硕士

    2011年研究生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日前结束。作为全国专业硕士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山东科技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报名迎来了一个小的高潮。在山科大报考点,现场确认的报考人数有1511人,其中专业硕士确认人数达765人,已超过学术型硕士的746人。

    山东科技大学研招办王老师称,报考山科大专业硕士的具体人数目前还在统计之中,但总体来看,专业硕士确认人数较去年翻番已不成问题。

    据王老师介绍,去年山东科技大学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66人,实际参加报名考试的有400多人,虽然2011年专业硕士招生计划数还未“出炉”,预计与去年相比应相差不多。

    除了山科大,在驻青其他高校,专业硕士也呈升温态势。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报名确认数字虽然还在统计中,但各校研招办工作人员均肯定地表示,2011年专业硕士报名人数增加不少。除去专业扩招这一因素,学生对专业硕士认可度的提高也是其重要方面。

    青岛理工大学法律专业大三学生王琳称,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毕业证书、师资投入以及学费、奖学金等方面均已同等对待,而且专业硕士多重视对工作技能的培养,针对性更强,就业前景应该看好。王琳表示,她打算明年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

    多家医院“预订”专业硕士

    就业前景始露曙光

    2010年,专业硕士横空出世,大规模扩招,却不令人待见,不明朗的就业前景成了“拦路虎”。眼下,岛城尚未毕业的许多专业硕士已被用人单位争抢,就业前景开始露出曙光。

    “三年的培养年限中,至少有两年半的时间是在医院里进行实践教学。”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李朋(化名)跟记者分享了他这一年半来专业硕士的学习经历。

    李朋介绍说,比起同专业的学术型硕士,他们的实践课时要多出半年甚至更多。特别是在青医附院所进行的实践课程,增加了不少临床操作中的有用经验,令他获益很多。

    毕业后工作怎么办?留在青岛难,进青岛的大医院更难,这几乎是所有医学专业的硕士生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李朋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由于平时实践机会较多,李朋现已可以胜任实际临床中的大部分工作,像临床采血、验血等操作项目也都能够熟练应对。他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岛城一家大医院的注意,这家医院开始向他抛出橄榄枝。

    据他透露,现在老家淄博那边已有多家医院向他发出邀请函,但他的目标还是留在青岛工作。

    新老专业报考冷热不均培养机制尚待改革

    一些“老牌”专业硕士毕业生机会增加,但近两年新增专业的专业硕士就业如何,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虽然今年专业硕士报考升温,但各专业报名情况冷热不均。

    山科大研招办王老师提到,像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老牌”专业硕士报考热度有增无减,而今年新增的专业硕士,例如应用统计专业等,报名人数不足90人,相对而言,还是略冷。多位高校研招办负责人称,从今年的报考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热门专业扎堆现象。

    部分考生表示,2009年第一批全日制专业硕士还未毕业,他们是否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具备优势,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O业内观点

    专业硕士培训有待探索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金之亮曾担任过海大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生导师。金之亮认为,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发展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例如对所学课程的设置、实践课时的安排,以及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专业硕士区别于学术型硕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侧重对实际技能的培养,在今后的专业硕士教育上,要加大实际应用技能比例,充分体现出专业硕士本身的教学特点。作为全国专业硕士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山科大的改革方案将于近期出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硕士,岛城报考升温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