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在大街小巷浅唱低吟的《青花瓷》,不仅以它那温柔委婉的曲调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而且以它含蓄隽永的意境勾起了人们对营造此氛围的为首者——青花瓷浓厚的兴趣。“乱世藏金,盛世藏瓷。”在瓷器收藏品当中,专家称,收藏应首选“青花瓷”。近年来,清三代官窑青花瓷器尤其受到市场热捧,其中珍品更可能10年价格翻上千百倍。巨大的升值空间,使青花瓷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
说起青花瓷,眼光高的未免喜欢往元青花上转。元青花,系中国古陶瓷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瑰宝。加上其青翠又凝重的图案装饰,气势恢弘而优美的外观造型,以及较少存世量,故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大受青睐,一件元青花瓷,动辄以数百万或上千万元成交。但元青花由于存世量实在太少,所以在民间觅到的基本上都是仿制品。实在喜欢的,不妨关注一下大型的拍卖会,但往往以天价成交,若非实力雄厚,能收藏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关于元青花的面世数量,学术界有较一致看法,认为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为300多件,其中大部分流失在海外。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基本上都是藏在博物馆里。
近些年来,国内收藏圈子里不时冒出“民间藏有大量元青花”的惊人消息。尤其是一些涉猎古瓷时间不长的爱好者,两三年里就收藏到数件、十数件完整的至正型元青
花。这些传闻,也让一些初藏者跃跃心动,想凭着运气去撞个宝。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肯定会撞到南墙,或者已经撞到南墙而不自知。
元青花的仿制历史并不长,总共只有30年,可现在市面上涌现出的元青花已是铺天盖地,主要原因就是供销两旺:就仿制者与卖方而言,乃利润或暴利的诱惑在使然;于藏家和爱好者来说,维系着对文化与财富的憧憬。即使在内蒙古大草原,元青花平均每三年才发现一件,而且几乎都属“餐饮用具”,少见美轮美奂的摆设器。
青花瓷,又称“蓝花”
青花瓷,又称“蓝花”、“白釉青花”或“白地青花瓷器”,有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多个品种。它以氧化钴为原料,采用釉下彩工艺,先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而达到永不褪色的效果。清代龚鉽曾在《景德镇陶歌》中这样描述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根据目前国内发现,青花瓷始现于唐,成熟于元,兴盛于明,到了清康熙发展到了顶峰。清代青花瓷器由于存世量较大且制作水准较高,已成为目前青花瓷器收藏市场的主流,其中主要产自景德镇的官窑青花瓷,近几年价格更是一路上升,显示出较大的投资潜力。
收藏投资还需有法
艺术品投资不可不考虑艺术品自身的特殊性。一位收藏家说,这种特殊性无法完全用经济杠杆来衡量。从目前来看,官窑青花瓷器还存在很大的市场需求,肯定还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但究竟能够涨到什么程度,无法用一个很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这里还必须考虑收藏者个人因素,比如收藏者碰到喜欢的,可能会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价格买下来,这都是正常的。”
专家认为,整个清代官窑青花瓷首推康熙,以康、雍、乾三代为佳,在投资选择上自然以此为首要原则。但清三代官窑青花瓷器价格昂贵,对资金要求很高。专家建议也可以选择清晚期官窑青花器,嘉庆、道光等时期的产品中也不乏精品。
随着清代官窑青花瓷器尤其是清中期官窑青花瓷拍卖屡创高价,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仿制品,有些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这对官窑青花瓷的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鉴别真伪显得十分重要。
清代官窑青花瓷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开放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收藏爱好者认为,官窑青花瓷器深受皇帝个人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了不同特点,这也成了鉴定官窑青花瓷器的重要手段。
价格稳步攀升
最近几年,清代官窑青花瓷器一直受到市场追捧,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屡拍出高价。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清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04.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的拍卖纪录。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出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以3633.68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香港佳士得又以1437.36万元的高价成交了一件清乾隆“青花跃龙捧寿纹六方瓶”。清代官窑青花瓷器由于专供皇室使用,在制作上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很多皇帝,像康熙、雍正、乾隆等,都非常喜爱青花瓷器,其中康熙青花瓷更是“独步本朝”,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另外,由于官窑青花瓷器只在皇室流通,当时除了皇帝本人使用、赏赐皇亲国戚外,民间基本上不可能见到官窑青花瓷器,流传下来的官窑青花瓷只是很少一部分,物以稀为贵,受到市场追捧不足为奇。
业内程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官窑青花瓷器近几年的价格一直在攀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官窑青花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官窑青花瓷在生产、制作上均有严格要求,要按照严格的制作图纸来进行,无论是绘画还是款识都有定制。程先生还认为,官窑青花瓷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稀缺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清代官窑青花瓷器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制作精美,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官窑青花瓷做工精细,单从制作成本上看就价值不菲,值得投资。
五步鉴别不同时期的清代官窑青花
首先看造型,包括线条的收放、形状等。康熙时期的造型,硬朗挺拔;雍正时期造型秀气柔和;乾隆时期造型、工艺复杂。康熙时期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比如双陆尊等,是康熙时期独有的。总体来看,雍正、乾隆时期造型创新达几十种,乾隆之后造型就没有大的创新了,基本延续前期的造型品种和风格。
第二,胎釉彩。康熙时期特点是“紧皮亮釉”,釉面紧绷在胎体上,胎很硬朗,断口像贝壳一样硬,断面像糯米糕的切面一样细,蓝彩透彻亮丽。雍正时期的胎最白,含杂质最少。乾隆时期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量为粉白釉,光泽莹润。
第三,纹饰。纹饰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皇帝的审美情趣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康熙时期,山水人物故事、“刀马人”较多,体现古代战争场面、战马嘶鸣的大场面较多,而康熙后期社会已经安定下来,则有耕织图等。雍正时期已基本没有“刀马人”纹饰,花卉、花鸟颇为流行,讲究秀美,布局也更加合理。乾隆时期纹饰复杂,装饰繁缛,受西洋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有西方妇孺、儿童画等等。
第四,款识。官窑款多六字、四字的,比如“大清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等。从字体上看,康熙时期多楷书款,雍正时期楷书、篆书并重,乾隆时期重篆书,嘉庆、道光时期多篆书,咸丰以后又开始重视楷书。从笔画上看,康熙时期笔画有力,而雍正则显得工整规范。
第五,底足特征。比如康熙时期有一种双圈足颇具时代特征。而雍正时期的器足则多呈现滚圆、细腻、光滑的泥鳅背特征。